百词典

《蒸红亭》

时间: 2025-07-29 13:03:52

诗句

桃源果何处,溪流出残红。

忽然见桃花,灼灼摇春风。

蒸成日边霞,高吟思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03:52

蒸红亭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原文展示:

桃源果何处,溪流出残红。
忽然见桃花,灼灼摇春风。
蒸成日边霞,高吟思无穷。


白话文翻译:

这桃源究竟在哪里呢?溪水流出一片残红的花瓣。忽然间看见桃花,鲜艳欲滴在春风中摇曳。那粉红的花朵仿佛化作了日边的霞光,我不禁高声吟唱,思绪无尽。


注释:

  • 桃源: 传说中的理想境地,出自《桃花源记》。
  • 残红: 指的是凋零的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短暂和美好。
  • 灼灼: 形容桃花鲜艳美丽。
  • 高吟: 形容吟唱声高亢而有力。
  • 思无穷: 表达思绪的无限延续。

典故解析:

“桃源”引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象征着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桃花则寓意着青春和美好,但同时也暗示着短暂和易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天,诗人或是在游览桃花盛开的地方,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因而产生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蒸红亭》是一首描绘春天桃花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桃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桃源果何处”引发读者思考,立即营造出一种寻觅理想之地的氛围。接着“溪流出残红”,则通过溪水和桃花的意象,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色,给人以视觉和情感的双重享受。诗的后半部分,桃花在春风中摇曳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蒸成日边霞”则用浓烈的颜色描绘花朵的美丽,仿佛那鲜艳的桃花化作了天边的霞光。最后“高吟思无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无限遐思,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源果何处: 诗人思索着理想中的桃花源在哪里,展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2. 溪流出残红: 描绘出溪水流动的场景,残留的桃花瓣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美好。
  3. 忽然见桃花: 突然看到盛开的桃花,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惊喜。
  4. 灼灼摇春风: 形容桃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动地展现出春天的活力。
  5. 蒸成日边霞: 诗人用绚丽的色彩将桃花与天边的霞光相提并论,展示其美丽。
  6. 高吟思无穷: 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激动心情和无限的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 “蒸成日边霞”将桃花与霞光相比较,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 “摇春风”使桃花具有人性,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 整首诗的句式整齐,韵律感强,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 代表青春、生命和美好,象征着短暂的美丽。
  • 溪流: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和谐。
  • 春风: 代表着温暖和生机,寓意着新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桃源果何处”中“桃源”指的是: A. 实际的地点
    B. 理想的境地
    C. 诗人的家

  2. 诗中“蒸成日边霞”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桃花的颜色
    B. 太阳的光辉
    C. 溪水的流动

  3. “高吟思无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惊喜
    C. 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蒸红亭》与杜甫的《春望》。前者着重描绘春天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后者则反映了战乱中的忧愁与思考,展现出两位诗人对春天的不同感受与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古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荒口 临平道中 去年过弋阳访赵恂道通判,话西湖旧游,因题 樱桃花 醉落魄/一斛珠 与游子明同过石湖 羑里城 积雨作寒 衡州石鼓书院 夜坐听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返老还童 玉字旁的字 近午 传闻失实 意到笔随 好恶殊方 包含荤的词语有哪些 凿坏以遁 齒字旁的字 不到乌江不肯休 門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版块 失张失智 五兽 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