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3:34
游惠山
王莘
少时游惠山,急切攀山巅。
今又来惠山,流连二泉边。
泉清复如故,淙淙流不断。
如闻阿炳琴,响澈云山间。
年轻时我曾游览惠山,急切地攀登上山顶。
如今再次来到惠山,流连于那两泉边。
泉水依旧清澈,淙淙的水声不断。
仿佛听见阿炳的琴声,悠扬响彻在云山之间。
《游惠山》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年轻时游览惠山的经历,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开篇的“少时游惠山,急切攀山巅”展示了年轻时的热情与冲动,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理想的境界。在再次游览惠山时,诗人却选择了在“二泉边”流连,表达了对宁静与美好的向往。
“泉清复如故,淙淙流不断”一句,展现了自然的恒常与生命的延续,泉水的清澈象征着纯净的心灵与不变的美好。最后以“如闻阿炳琴,响澈云山间”结束,阿炳的琴声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共鸣。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文化的尊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人文情怀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诗词测试:
王莘在年轻时游览惠山时的心情是?
a) 急切攀登
b) 悠闲散步
c) 忧伤惆怅
阿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文化与艺术
c) 年轻的热情
泉水在诗中表现了什么样的特性?
a) 浑浊不清
b) 清澈如故
c) 干涸消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王莘的《游惠山》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但王莘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强调了自然的壮美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