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景定壬戌冬得数椽于城南慈感渡侧询之故老云》

时间: 2025-04-30 22:15:38

诗句

卜居求静处,喜傍碧溪湾。

隔岸高低柳,当轩远近山。

天开图画久,人共水云閒。

闻说贾耘老,旧曾居此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5:38

原文展示:

卜居求静处,喜傍碧溪湾。
隔岸高低柳,当轩远近山。
天开图画久,人共水云閒。
闻说贾耘老,旧曾居此间。

白话文翻译:

我希望能找一个静谧的居所,喜爱靠近碧绿的溪湾。
隔着河岸的柳树高低错落,远处的山峦也近在咫尺。
天际如同久远的画卷,人与水、云悠然自得。
听说贾耘老曾在这里居住过,早已是往事。

注释: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碧溪湾:指清澈的溪水环绕的湾区。
  • 高低柳:形容柳树的高矮错落,生动形象。
  • 当轩:在窗前,形容景色可见。
  • 水云閒:形容人与自然环境的宁静和谐。
  • 贾耘老:贾耘老为古代隐士,诗中提及他曾在此居住,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居安,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常描写田园风光和隐居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诗人选择在城南的宁静环境中居住,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提到的贾耘老,代表着一种隐士文化的传承,表现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首句“卜居求静处”开篇就清晰地表明了诗人追求的生活态度,紧接着对环境的描绘,展现出碧溪与柳树、远山的和谐美丽。诗中“天开图画久”一句,使用了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悠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结尾提到贾耘老,既是对隐士生活的追慕,也是对人文历史的追溯,增添了诗的厚度。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洗练的语言中流露出深刻的哲理和闲适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卜居求静处:选择一个安静的居住地,表明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 喜傍碧溪湾:表达诗人对靠近溪水的喜爱,暗示其对自然环境的享受。
  3. 隔岸高低柳:描绘河对岸柳树高低错落的景象,展现自然的层次感。
  4. 当轩远近山:窗前可见远近的山,表明诗人所处环境的开阔。
  5. 天开图画久:天和自然如同一幅久远的画卷,强调自然的永恒之美。
  6. 人共水云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悠闲自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
  7. 闻说贾耘老:提到贾耘老,意味着对隐士文化的敬仰和追慕。
  8. 旧曾居此间:提到贾耘老曾在此居住,增添了诗的历史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与画卷相提并论,增强了景色的生动感。
  • 对仗:如“高低柳”和“远近山”,形成了音韵和谐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士文化的敬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溪:象征清澈与宁静,代表自然之美。
  • :常象征柔情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 :象征稳重与永恒,表现自然的壮丽。
  • 贾耘老:代表隐士精神,暗示对前辈的尊重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卜居求静处”中的“卜居”是什么意思? A. 选择居住的地方
    B. 修建房屋
    C. 出游

  2. 诗中提到的“贾耘老”代表什么? A. 自然风光
    B. 隐士文化
    C. 诗人的朋友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生活,但更强调山水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孤独。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的隐逸社会,反映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韦居安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隐士文化与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壬午再过西禅超师化去一年追感遂赋庭字 清溪许希贤自号拙逸为赋四绝 清溪许希贤自号拙逸为赋四绝 禽言四首 禽言四首 禽言四首 禽言 迁椒 彭蠡阻风 陪外舅谨斋洎雅山准轩三吴先生游西园摘新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银会子 鸟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怨离惜别 鼓字旁的字 差开头的成语 躁言丑句 协气 宣尉 牛字旁的字 罚抶 高官极品 任贤用能 墨启 多识君子 包含灭的成语 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