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0:22
体挂云衣,身如布素,应为莫厌清贫。
道无形象,大悟里头真。
憎爱心无有德,俱赞美归顺良因。
洪禧至,闲看法教,松竹每为邻。
真亲。全性命,明今达古,混世忘尘。
若依余常善,永免沉沦。
蓬岛仙乡咫尺,蜕形去现出真神。
碧霄外大罗天上,无缺宝光新。
挂着云衣,身体如同素布,应当不厌清贫。
道并没有形象,真正的领悟在于内心。
憎恨与爱心没有真实的德行,赞美与归顺皆因良好的缘分。
洪禧的到来,悠闲地看法教,松竹常常为邻。
真正的亲近,明白今古,混迹世间,忘却尘世烦恼。
如果常常依循善行,就能永远免于沉沦。
蓬莱仙乡近在咫尺,蜕去形体显现出真神。
在碧霄之外的大罗天上,璀璨的宝光焕然一新。
刘处玄是元代著名的道教诗人,生于江南,因其诗歌多描绘道教思想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以自然景物和道教哲理为主题,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满庭芳》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刘处玄在诗中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赞美与对道教哲理的理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物质与精神的不同追求。
《满庭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哲理的领悟,诗中通过清新的意象与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全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真实与清净,反对世俗的繁华与浮躁。诗人以“体挂云衣,身如布素”开篇,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认同,象征着一种回归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念。接着,诗中提到“道无形象,大悟里头真”,强调了道理不在外表,而在内心的领悟与真实体验中,这一观点引导读者思考人与道之间的关系。最后,诗人通过意象如“蓬岛仙乡”、“碧霄外大罗天上”,描绘出一种理想的超脱境界,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满庭芳》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刘处玄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道无形象”,这句话的意思是?
A. 道理是可见的
B. 道的真实在于内心的领悟
C. 道需要遵循固定的形式
D. 道的意义在于物质追求
诗中提到的“蓬岛仙乡”象征什么?
A. 物质丰富的生活
B. 理想的精神世界
C. 复杂的世俗生活
D. 繁华的市井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比较,刘处玄的《满庭芳》更强调内心的清净与道教哲学,白居易则注重世俗情感的抒发,二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