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33
卜邻本乡里,相见即欢欣。
人生散与聚,有如川上云。
向来枉驰骛,尘事多纭纷。
晚节颇闻道,尚友千载人。
叹息复叹息,别离负殷勤。
今朝好风日,出门随所欣。
南山拭晴翠,矫首天无云。
山深寡人事,可以遗世纷。
乃知紫芝曲,俱是逃秦人。
荷锄筋力倦,未敢辞其勤。
在故乡的邻里相聚,见面时自然欢欣鼓舞。
人生的聚散就像川上的云彩,变幻无常。
过去总是白白追逐,尘世琐事缠绕纷繁。
到了晚年我渐渐懂得道理,仍然珍惜千年朋友。
叹息啊又叹息,分别让人感到愧疚。
今天天气晴好,出门时随意欣赏。
南山的翠色在阳光下闪耀,抬头望去天空无云。
山深人少,适合置身世外,远离纷扰。
我明白了紫芝之曲,都是逃避秦朝的人。
耕作时筋疲力尽,却不敢放弃这份辛勤。
唐桂芳,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见长。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经历与哲理。
《答仁和》写于唐桂芳与友人相聚之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在繁忙尘世中的思考与选择。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心理。
《答仁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思考。诗人通过描绘故乡的聚会、人生的聚散、以及对自然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在开头,诗人强调与故乡邻里的相聚让人欢欣,显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渴望与追求。
接下来的诗句则引入了人生的哲学,诗人将人生的聚散比作变幻不定的云彩,折射出生命的无常与短暂。对世俗琐事的追逐感到厌倦,诗人似乎在告诫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友谊与宁静的生活。
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南山的美丽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世纷扰的逃避,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最后以“荷锄筋力倦,未敢辞其勤”作结,既是对耕作的真实写照,也隐含着对生活责任的承担,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流露出深厚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卜邻本乡里,相见即欢欣。
—— 故乡的邻里相聚,让人倍感欢喜。
人生散与聚,有如川上云。
—— 人生中的相聚与离散就像川上的云彩,变化无常。
向来枉驰骛,尘事多纭纷。
—— 过去的奔波追逐都是徒劳,世俗琐事繁杂。
晚节颇闻道,尚友千载人。
—— 到了晚年我渐渐懂得道理,仍然珍视长久的友谊。
叹息复叹息,别离负殷勤。
—— 不断叹息,分别让我感到愧疚。
今朝好风日,出门随所欣。
—— 今天天气晴好,出门时随意欣赏周围。
南山拭晴翠,矫首天无云。
—— 南山的翠色在阳光下闪耀,仰望天空无云。
山深寡人事,可以遗世纷。
—— 山深人少,适合远离世俗的纷扰。
乃知紫芝曲,俱是逃秦人。
—— 了解紫芝之曲,都是逃避秦朝的人。
荷锄筋力倦,未敢辞其勤。
—— 耕作虽累,仍不敢放弃这份辛勤。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诗人展现了面对人生的沉稳和对自然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人生散与聚,有如川上云”意指什么?
A. 人生的变化无常
B. 人生的聚会很快乐
C. 人生的友谊很重要
“今朝好风日”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天气?
A. 雨天
B. 晴天
C. 阴天
“荷锄筋力倦,未敢辞其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劳动的厌倦
B. 对辛勤劳动的责任感
C. 对逃避工作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