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6:53
贺新郎·飞尽桃花片
作者: 葛长庚〔宋代〕
飞尽桃花片。倚东风高吟大啸,开怀消遣。
芍药牡丹开未遍。不道韶华如电。
无心向小庭幽院。秉烛夜游虽不倦,
奈一番风雨花容变。春去也,无人见。
何处莺莺啼不断。探後园红稀翠减,
青稠绿满。蝶在花间犹死恋。
早有行人摇扇。故自要与春为饯。
笑指白云归去好,对夕阳泻酒凭谁荐。
柳深处,有双燕。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桃花飘落的景象,词人倚靠东风高歌畅饮,悠然自得地消遣时光。虽然芍药和牡丹的花朵还未完全开放,但时光却如电般飞逝。词人对小庭院的幽静毫无心思,尽管夜游持烛仍不感疲倦,却面临一番风雨使得花容已变。春天已经过去,无人见证。何处可以听到莺啼声不绝?探访后园,红花稀少,绿意渐浓,蝶儿在花间仍旧恋恋不舍。早有行人摇扇而过,词人自愿与春天告别。笑着指向白云归去的美好,面对夕阳,举杯邀谁来共饮。柳树深处,隐约可见双燕。
作者介绍:葛长庚,字子真,号长庚,宋代词人,擅长填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春季,正值大自然万物复苏之际,作者在春天的气息中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贺新郎·飞尽桃花片》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词人在开篇即以“飞尽桃花片”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春去花落的凄凉感。接下来的描写中,词人倚靠东风,高声吟唱,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似乎在与春天告别时,依旧保持一份开怀与乐观。虽然时间如电,花朵未尽芳华,但“秉烛夜游虽不倦”则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在词的后半部分,随着春天的逝去,景色的变化引发了词人的感慨,尤其是“奈一番风雨花容变”,不仅是对花朵的惋惜,更是对青春流逝的感伤。词中“何处莺莺啼不断”,引发出对生命和爱情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而最后一句“柳深处,有双燕”,则将春天的希望与美好留存,让人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留恋与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象征是什么?
A. 白云
B. 桃花
C. 雨水
D. 星星
“飞尽桃花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幸福
诗中提到“秉烛夜游”,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疲倦
B. 忧伤
C. 快乐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篇诗词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贺新郎·飞尽桃花片》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