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3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9:38:28
安乐窝中甚不贫,中间有榻可容身。儒风一变至於道,和气四时长若春。日月作明明主日,人言成信信由人。唯人与日不相远,过此何尝更语真。
在安乐的小窝里,我并不感到贫穷,这里有一张床可以安身。儒家的风范转变为道家的思想,四季的和气总是像春天一样温暖。日月照耀,光明的主宰是太阳,人们的言语成为信任,信任是由人们自己建立的。只有人与太阳的距离不远,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真实呢?
作者介绍: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融合。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在安乐的小窝中,他感受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并通过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融合,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这首诗通过描绘安乐窝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诗中“儒风一变至於道”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融合,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和气四时长若春”则进一步以春天的温暖和谐来比喻四季的宜人气候,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最后两句“唯人与日不相远,过此何尝更语真”则强调了人与真理或道德的距离不远,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通过描绘安乐窝中的生活场景,作者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并通过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融合,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儒风一变至於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转变? A. 从儒家思想转变为道家思想 B. 从道家思想转变为儒家思想 C. 从儒家思想转变为法家思想 D. 从道家思想转变为法家思想
“和气四时长若春”中的“和气”指的是什么? A. 四季气候宜人 B. 四季气候恶劣 C. 四季气候寒冷 D. 四季气候炎热
诗中“唯人与日不相远”中的“日”象征什么? A. 太阳 B. 真理 C. 道德 D. 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