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2:55
满庭芳 寒夜对月
作者: 黄祝蕖 〔近代〕
寂寞书斋,凄凉客夜,素娥倍可人怜。
半窗花影和月淡于烟。
斗帐新寒似水,罗被薄还未装棉。
乡关梦欲寻何处,搁在枕函偏。
余香温宝鸭,兰灯半灺,剪穗重然。
有玉蜍不老,依旧年年。
与我天涯相伴几回,又雁底蛩边。
忒容易江湖,两鬓白了柳屯田。
在这寂寞的书斋中,感受着凄凉的夜晚,明月照得让人倍感怜惜。
窗外的花影在月光下显得尤为淡薄,宛如烟雾缭绕。
帐子里新添的寒气如水般渗透,薄薄的被子还未开始加棉。
我在梦中想寻乡关的方向,却无从去寻,只能搁置在枕边的书函中。
余香萦绕,温热的宝鸭在灯下微微闪烁,剪短的穗儿重新燃起。
似乎有不老的玉蜍,每年都显得依旧。
我与这天涯相伴几回,只有雁影和虫声相伴。
江湖路途太过容易,白发渐生,像柳树下的屯田。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素娥”与月亮的关系,体现了古诗中常见的月亮象征,月亮常常与思念、孤独相联系。
作者介绍:
黄祝蕖,近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寒冷的夜晚,诗人或许经历了孤独与思乡之情,借助月光和夜色抒发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满庭芳 寒夜对月》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寂寞书斋,凄凉客夜”,直接引入了诗人的情境,凄凉的夜色和寂寞的书房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以“素娥”来比喻明月,进一步加深了对孤独的感受,月光与花影交融,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在表现思乡之情时,诗人通过“乡关梦欲寻何处,搁在枕函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无奈。此句中“枕函”一词,既是对记忆的留存,也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接下来的描绘,如温暖的宝鸭、兰灯的微光,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但与孤独的夜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以“江湖”结尾,诗人感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白发渐生,时光流逝,似乎在表明自己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无数磨难。这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A. 寂寞书斋
B. 乡关梦欲寻何处
C. 有玉蜍不老
诗中用来比喻月亮的词是?
A. 兰灯
B. 素娥
C. 剪穗
“斗帐新寒似水”中的“斗帐”指什么?
A. 被子
B. 帐子
C. 房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