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庭芳 赞道释寄助缘庐公武德》

时间: 2025-04-29 12:49:10

诗句

释氏禅宗,老君道祖,吕钟海蟾明天。

重阳立教,东海阐良缘。

唯度丘刘谭马,分异□、王郝先传。

将来去,十洲仙会,霞友性团圆。

成仙。

非难易,行修八百,功了三千。

待天书紫诏,性命完全。

要出阳阴之壳,常无染、万物无愆。

真了了,龟蛇蟠绕,阴尽去朝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9:10

满庭芳 赞道释寄助缘庐公武德

作者: 刘处玄 〔元代〕

原文展示

释氏禅宗,老君道祖,吕钟海蟾明天。
重阳立教,东海阐良缘。
唯度丘刘谭马,分异王郝先传。
将来去,十洲仙会,霞友性团圆。
成仙。非难易,行修八百,功了三千。
待天书紫诏,性命完全。
要出阳阴之壳,常无染万物无愆。
真了了,龟蛇蟠绕,阴尽去朝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释教的禅宗和道教的教祖老君,像吕洞宾、钟离权等人都在传授天理。重阳节时立教,东海传授良缘。世间的修行者如度丘、刘谭、马等,都在分传王郝的教义。将来我将前往十洲仙会,与天上的朋友团圆。成仙并非易事,修行八百年,功德圆满三千。等待天书的紫色诏旨,完成我的性命。要超脱阴阳的束缚,常常保持无染,万物都无过错。真理就在于,龟蛇相缠,阴气消尽,朝向元始之道。

注释

  • 释氏禅宗:指佛教的禅宗。
  • 老君道祖:道教的创始人老子。
  • 吕钟海蟾:指吕洞宾和钟离权,二位道教名士。
  • 重阳:指重阳节,为道教的重要节日。
  • 十洲仙会:传说中仙人聚集的地方。
  • 性命完全:指修行达到圆满的状态。
  • 龟蛇蟠绕:象征阴阳的结合。
  • 朝元:指回归本源,达成道教思想中的“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处玄,元代著名诗人,擅长道教和禅宗的诗作。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道教与佛教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寄托了对道教修行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超脱和成仙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道教与佛教的融合,反映了诗人对修行与成仙的向往。开头部分提到释教和道教,显示了诗人对两种思想的尊重与认同。重阳节作为一个重要的道教节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再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十洲仙会”,是一个理想化的境界,体现了人们对团圆与和谐的渴望。成仙之路充满艰辛,诗人通过“行修八百,功了三千”的表述,强调了修行的必要性和艰难性。最后的“龟蛇蟠绕,阴尽去朝元”,则突出了阴阳调和的思想,体现了道教的哲学理念。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界的描绘,又有哲学的思考,展示了刘处玄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释氏禅宗:引入佛教的禅宗,强调内心的修行。
  2. 老君道祖:道教的创始人,表明对道教的崇敬。
  3. 吕钟海蟾明天:提到著名的道教仙人,象征智慧和启悟。
  4. 重阳立教:重阳节作为教义传授的重要时刻。
  5. 唯度丘刘谭马:提到修行者,表现出对修行的重视。
  6. 分异王郝先传:表明教义的传播与传承。
  7. 将来去,十洲仙会:憧憬未来的理想境界。
  8. 成仙。非难易:强调成仙的艰难与不易。
  9. 行修八百,功了三千:修行的年限与成就的比喻。
  10. 待天书紫诏:期盼神灵的召唤与认可。
  11. 性命完全:追求圆满与和谐的状态。
  12. 要出阳阴之壳:渴望脱离世俗的束缚。
  13. 常无染万物无愆:理想的无染生活。
  14. 真了了:真理的明晰。
  15. 龟蛇蟠绕:象征阴阳结合,表达人生哲学。
  16. 阴尽去朝元:回归本源,达到理想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比作成仙,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龟蛇的意象象征着阴阳调和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道教修行与成仙的渴望,强调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释氏禅宗:象征着智慧与内心的修行。
  • 老君:道教智慧的象征,代表了宇宙的本源。
  • 十洲仙会:理想的齐聚与团圆,象征和谐的境界。
  • 龟蛇:象征阴阳,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十洲仙会”象征什么?

    • A. 现实中的聚会
    • B. 理想中的团圆
    • C. 战争的场合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重阳立教”强调了__在道教中的重要性。

  3. 判断题:诗人认为成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错)

答案

  1. B
  2. 教义传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庐山谣》-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处玄的诗更侧重于道教与禅宗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表达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联系。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介绍刘处玄及其作品的学术书籍。
  • 《道教与佛教的文化交融》- 论述道教与佛教的思想及其影响的相关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癸巳生日二首 武陵道中 与秦少章题汉江远帆五首 过玉带桥感赋 秋斋独对阅张曲江集追和感遇诗八作 其七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 其二 登陆行齐鲁赵间二首 其一 次韵潘舍人画轴 其三 鸳鸯吟 挽梁文忠师三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宁体便人 猴结尾的成语 心证 享燕 白发偕老 磨昬抉聩 雀喧鸠聚 皿字底的字 注结尾的成语 云情雨意 田野自甘 干羽 本支百世 青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