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4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49:10
释氏禅宗,老君道祖,吕钟海蟾明天。
重阳立教,东海阐良缘。
唯度丘刘谭马,分异王郝先传。
将来去,十洲仙会,霞友性团圆。
成仙。非难易,行修八百,功了三千。
待天书紫诏,性命完全。
要出阳阴之壳,常无染万物无愆。
真了了,龟蛇蟠绕,阴尽去朝元。
这首诗提到释教的禅宗和道教的教祖老君,像吕洞宾、钟离权等人都在传授天理。重阳节时立教,东海传授良缘。世间的修行者如度丘、刘谭、马等,都在分传王郝的教义。将来我将前往十洲仙会,与天上的朋友团圆。成仙并非易事,修行八百年,功德圆满三千。等待天书的紫色诏旨,完成我的性命。要超脱阴阳的束缚,常常保持无染,万物都无过错。真理就在于,龟蛇相缠,阴气消尽,朝向元始之道。
刘处玄,元代著名诗人,擅长道教和禅宗的诗作。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
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道教与佛教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寄托了对道教修行的向往,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超脱和成仙的渴望。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道教与佛教的融合,反映了诗人对修行与成仙的向往。开头部分提到释教和道教,显示了诗人对两种思想的尊重与认同。重阳节作为一个重要的道教节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再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十洲仙会”,是一个理想化的境界,体现了人们对团圆与和谐的渴望。成仙之路充满艰辛,诗人通过“行修八百,功了三千”的表述,强调了修行的必要性和艰难性。最后的“龟蛇蟠绕,阴尽去朝元”,则突出了阴阳调和的思想,体现了道教的哲学理念。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界的描绘,又有哲学的思考,展示了刘处玄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道教修行与成仙的渴望,强调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十洲仙会”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重阳立教”强调了__在道教中的重要性。
判断题:诗人认为成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错)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处玄的诗更侧重于道教与禅宗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表达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联系。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