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5:52
满江红·屈指兴亡
作者: 张煌言 〔明代〕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
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
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
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宫露,梁园雪。
双龙逝,一鸿灭。
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
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
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兴亡历史的感慨,数一数南北朝时期的兴衰,令人痛心。可惜的是,在这历史的洪流中,有几个忠臣义士保持了清白和高洁的品格。赵信城边的羌笛在雨中悲鸣,李陵台上的胡笳在月下哀怨。那模糊的哀声传递出对玉关的思念,声音凄切动人。汉宫的露水,梁园的雪,双龙(指汉朝的两位杰出人物)已逝去,一只大雁也已消失。剩下的那些逃亡的臣子愤怒地回击,唾壶都成了缺口。豪杰们的气概如同吞食白凤的精髓,高尚的志向如同饮下黄羊的鲜血。试着排云而上,等待着捧起太阳的心情,向金阙倾诉。
张煌言,明代词人,生于盛世,处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作品多反映了对国家兴亡、个人理想的思考。他的词风雄浑,情感深邃,常常融入历史典故,表达对英雄义士的敬仰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此词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对忠臣义士的怀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满江红·屈指兴亡》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共鸣的词作。张煌言通过对历史兴亡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开篇“屈指兴亡”便引人入胜,作者以数算的方式,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变幻。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提到了赵信和李陵这两位历史人物,既是对忠臣的赞美,也是对历史悲剧的哀叹。词中“冰清玉烈”形象地刻画了忠臣的高洁品质,令人感慨。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汉宫露,梁园雪”,不仅美妙动人,更增添了历史的沉重感。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出美好与凄凉的对立,令人倍感惆怅。最后,词人以“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的豪情,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斗志,展现了即使在悲伤的历史面前仍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词层次分明,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思,又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与忠臣义士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斗志,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
“屈指兴亡”中的“屈指”意思是:
词中提到的“赵信”和“李陵”是:
“冰清玉烈”形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