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3:39
生查子
作者:陈匪石 〔清代〕
今朝蟢子飞,昨夜灯花结。
万一藁砧归,正值清秋节。
徐揩满镜尘,邀下中天月。
笑问锦屏人,何似天山雪。
今早蟢子(昆虫)飞舞,昨夜灯下的花朵悄然绽放。
如果有一天稻草和砧板归来,那正是清秋的节气。
轻轻拭去镜子上的尘埃,邀来中天的明月。
笑着问锦屏上的人,何比得那天山的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天山雪”常用于古诗词中,象征纯洁、美丽,借此描绘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作者介绍:
陈匪石(约1660-1730),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在诗中融入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秋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节变迁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生查子》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与人情。诗中以蟢子的飞舞和灯花的绽放为开篇,生动展现了秋季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接着,诗人提到“万一藁砧归”,不仅表达了对丰收的期待,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徐揩满镜尘的意象则暗示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人用“邀下中天月”来邀请月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也寓意着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最后“笑问锦屏人,何似天山雪”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向往,天山的雪象征着纯洁与高远,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丰收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蟢子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冬天 B. 秋天 C. 春天
诗中提到的“灯花”是指什么?
A. 星星 B. 花朵 C. 灯光
诗人通过“笑问锦屏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懊恼 B. 喜悦 C. 伤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秋夕》相比,陈匪石的《生查子》更突出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而杜甫的诗则更为沉重,表达对生活的深沉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形成了鲜明对比,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