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5:5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5:53:19
拾翠天低,踏青路远。
横塘日日春人满。
红泥四面水中亭,
绿阴三尺门前缆。
午梦愁长,花风鬓短。
春游输与春归晚。
当时塘上笑行云,
如今更比行云懒。
在春天的低空晴空之下,我在踏青的路上漫步,横塘边每天都春意盎然,游人如织。四周红泥环绕着亭子,水面上倒映着亭子的影子,绿荫在门前的缆绳上垂挂。午后的梦长长地愁苦,花风轻拂,鬓边的花已经短了。春游的乐趣比春归的时间要晚得多。曾经在塘边嬉笑如行云,现如今却更显得懒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春游”与“春归”形成对比,反映了春天的短暂与游玩的惬意。诗中描绘春天的景象,承载了对过往欢愉的追忆。
作者介绍: 刘嗣绾是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真挚描写著称。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自然景色,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踏莎行》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春游的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青春时光的怀念。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诗人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游玩的乐趣。起首两句“拾翠天低,踏青路远”,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日,诗人走在踏青的路上,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接下来的“横塘日日春人满”,展现了春游的热闹与欢快,红泥、亭子、绿阴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
诗中的情感在“午梦愁长,花风鬓短”中达到了高潮,午后梦境般的愁苦与春天短暂的流逝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结尾的“如今更比行云懒”更是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心的变化,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词在描写春景的同时,也蕴含着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情感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游的场景,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珍惜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诗中蕴含着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午梦愁长,花风鬓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愁苦
C. 宁静
诗中提到的“横塘”指的是?
A. 河流
B. 湖泊
C. 池塘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感慨与怀念
C.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