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4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44:17
病榻眉颦,天涯亭堠,依旧情牵。谁信沉沉,碧城阑槛,不在人间。清明寒食年年,镇听过啼鹃万千。黄已堪怜,况教绿后,带雨拖烟。
我病在床,眉头紧锁,天边的亭子依旧让我思念。谁能相信这沉重的心情,碧绿的城墙和栏杆,却不再属于人间。每年清明和寒食,我都听见无数的杜鹃在鸣叫。眼前的黄花令人怜惜,更何况那些带着雨水、拖着烟雾的绿草。
作者介绍:谢觐虞,近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他的作品往往结合传统与现代,深刻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多雨的春季,诗人因病卧床,思念家乡的景色与过往的情感,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亲情的追忆。
这首《柳梢青 其二》通过描绘病榻上的诗人思念之情,展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以“病榻眉颦”开篇,直接引入诗人的病痛感受,传达出一种身心俱疲的无奈与忧愁。接着,诗人目光投向远方的亭子,表明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渴望。随之而来的“谁信沉沉”,则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思,似乎在质疑自己是否还能回到那充满生机的世界。
接下来的“清明寒食年年”将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回忆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无尽思念。尤其是“镇听过啼鹃万千”,通过杜鹃的啼鸣,增强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黄已堪怜,况教绿后,带雨拖烟”以黄花的凋零和绿草的复苏,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无常,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既有个人的抑郁情绪,也有对自然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对亲情与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春天生机的感慨,情感深刻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节日有哪些?
诗中的“啼鹃”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