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4:25
路草斜茵,年年放马,几费追寻。一片梨花,三声杜宇,半角低亭。桥边漫自停樽,蝶未去秋又将宁。水借残荷,风扶野荻,梦在枫林。
路旁的草斜斜地铺展,年年放马经过,追寻的脚步却是那么艰难。眼前是一片梨花,传来三声杜鹃,半边低矮的亭子静静地矗立。桥边随意停下酒樽,蝴蝶尚未离去,秋天又将来临。水面映着残荷,微风轻拂着野荻,梦境停留在枫树林中。
作者介绍: 卢青山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柳梢青》创作于一个春秋交替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追寻,表达了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柳梢青》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萧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开头两句“路草斜茵,年年放马,几费追寻。”,用“斜茵”与“放马”勾勒出一幅春日的田园画面,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一片梨花盛开的景象,随之而来的杜鹃啼鸣,将思乡之情巧妙地融入其中。低矮的亭子和桥边的酒樽,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气氛,令人想起独自一人时的沉思与惆怅。“蝶未去秋又将宁”一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隐含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后半部分通过“水借残荷,风扶野荻”展现了秋天的景象,残荷与野荻之间的对比,传递出一种生命的轮回与无常感。最后一句“梦在枫林”则将整首诗的情感引向高潮,既有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春秋交替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哪种鸟?
诗中“路草斜茵”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柳梢青》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