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若讷上人弹琴》

时间: 2025-05-04 11:32:52

诗句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於今。

莫作风入松,怀垅情未任。

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

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52

原文展示

若讷上人弹琴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於今。
莫作风入松,怀垅情未任。
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
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

白话文翻译

《若讷上人弹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提到已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哀悼期,遇见了弹琴的人。诗人感慨,若不是心意相通,琴声也难以传达情感。十天的练习使琴声如笙歌般悦耳,想起曾经的老师尼父并不喜欢音乐。古代的王礼有其规矩,今天则不应过于放纵。不要让风声穿过松林,怀念的情感尚未得到释放。听到流水的曲调,思绪飘回到溪边的阴影中。这里就是我所乐意之地,目送归来的鸟儿。

注释

  • 祥哀:指的是悼念的哀伤。
  • :这里指的是弹琴的人。
  • 十日成笙歌:十天的努力使得琴声如笙歌般美妙。
  • 尼父:指的是孔子的父亲,古人重视音律,但孔子并不喜欢音乐。
  • 先王礼有节:古代君王的礼仪有其节制,不应过于放纵。
  • 怀垅:怀念田垄的情感,隐喻对乡土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青巢,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哀痛后,借琴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古代,音乐常常用作表达情感的媒介,梅尧臣通过琴声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若讷上人弹琴”为引子,勾勒出一个充满音乐韵味的场景。梅尧臣通过对琴声的描写,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诗的开头提到哀痛的过往,在琴声中似乎得到了抚慰,暗示了音乐的疗愈力量。诗人以“十日成笙歌”来形容琴声的美妙,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演奏者的赞叹。

接着,诗人引入了历史的对比,提到古代的礼仪和道德观念,表达了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似乎在反思人们在音乐及生活中的态度。诗中提到不要让风声侵扰松林,隐喻着对宁静与内心情感的渴望。最后,诗人通过“归思在溪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又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都极具层次感,既有对音乐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及社会礼仪的思索,展现了梅尧臣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祥哀已踰月:哀痛的日子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表明诗人经历了悲伤。
    • 遇子弹鸣琴:遇到了弹琴的人,琴声响起,暗示新的交流。
    •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若心意不同,琴声又怎能共鸣?
    • 十日成笙歌:经过十天的练习,琴声变得如笙歌般动听。
    • 尼父非好音:提到古代的老师不爱音乐,反映出对传统的尊重。
    •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於今:古代礼仪有其规矩,今天应有所节制。
    • 莫作风入松:不要让风声打扰宁静,反映出对内心情感的保护。
    • 怀垅情未任:对乡土的怀念尚未释放,表现出对故土的依恋。
    • 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听到流水的乐曲,思绪飘回到溪边,寄托了对自然的向往。
    • 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这里正是我所乐意之地,目送归来的鸟儿,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例如“十日成笙歌”通过比喻展示了琴声的美妙;“莫作风入松”则用拟人手法使自然更具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思考。诗人通过音乐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琴声:象征着情感的表达与沟通。
  • 流水曲:代表自然的声音,承载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松树:象征宁静与深思,反映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 溪阴:代表着自然的庇护所,是诗人归属感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弹琴的人
    C. 先王
    D. 尼父

  2. “十日成笙歌”意味着: A. 琴声难听
    B. 演奏者努力练习
    C. 琴声如笙歌般动听
    D. 以上都是

  3. “莫作风入松”表达了: A. 对音乐的热爱
    B. 对自然的珍惜
    C. 对宁静的渴望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D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但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欢乐。
  • 杜甫《春望》:则以历史的沉痛为背景,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两者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诗词的深刻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翠楼吟 翠楼吟 题《琼箫馆词集》 翠楼吟 十三夜对月有忆。寄王啸篁、丁蓝叔 翠楼吟 翠楼吟 翠楼吟 梅魂 翠楼吟 骤雨初过纳凉池上,用香雪庐主人韵 翠楼吟 翠楼吟 次姜白石韵 翠楼吟·甲戌咏蝉。一九三四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混滂 降人以心 熊据虎踤 靑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丿字旁的字 赶缯船 嚎天喊地 王字旁的字 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萍水偶逢 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通吊 甘言蜜语 进埝 纱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