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8:1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8:11:09
玉洞桃花也自红,拟将烂漫答春风。岂知狂客归来晚,零落青山碧涧中。
桃花在玉洞中也绽放得如此红艳,想用它的烂漫来回应春风的到来。不知道的是,狂放的客人归来得太晚,花已经在青山碧涧中零落。
桃花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象征着春天和青春,代表着生机与希望。玉洞则可能暗示着一种隐秘而美好的地方,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
蒋延鋐,清代诗人,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但其作品常展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风格多变,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借桃花之美感慨自己归来的晚,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这首《感旧二首 其一》以桃花为引,诗人通过对桃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两句通过“玉洞桃花”与“春风”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景象,展现出桃花的娇艳与生机。而“岂知狂客归来晚”则是点明了诗人的情感转折,诗人自省归来的晚,暗示着对青春和美好时光的错过。最后一句“零落青山碧涧中”则是对桃花凋谢的感慨,带有浓厚的惆怅与无奈,映射出人生的无常与流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对人生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桃花的盛开与凋落,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诗中提到的“狂客”指的是谁?
诗人用什么来回应春风?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是?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蒋延鋐更侧重于对时光的感慨,而王维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