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太平 其四 钱歌》

时间: 2025-05-04 10:49:52

诗句

郑钱沈钱。

缗钱侧钱。

诗书争似囊钱。

看空囊一钱。

床头百钱。

杖头百钱。

张公万选青钱。

选刘公大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9:52

原文展示:

郑钱沈钱。缗钱侧钱。诗书争似囊钱。看空囊一钱。床头百钱。杖头百钱。张公万选青钱。选刘公大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主要谈论了钱的种类与数量,列举了郑、沈、缗、侧等不同的货币形式,表达了诗书与金钱的对比,似乎在感叹书本的价值不及金钱的实际意义。床头和杖头都摆满了钱,而张公和刘公则是大钱的代表者,暗示了社会地位与财富的关系。

注释:

  • 郑钱、沈钱:古代货币的名称,指不同地区或时期流通的货币。
  • 缗钱、侧钱:同样是古代钱币,可能指代不同的形态或规格。
  • 诗书争似囊钱:诗书的价值与金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表达了对物质主义的无奈与讽刺。
  • 床头百钱、杖头百钱:形容钱财的丰厚,象征着生活的富裕。
  • 张公、刘公:可能指代历史上著名人物或象征性的富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常关注社会生活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物质文化丰富的时期,社会上流行重视金钱的观念,诗人在此背景下反思文学与金钱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醉太平 其四 钱歌》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金钱气息的世界。诗中通过列举不同种类的钱币,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对财富的追求和对知识的忽视。诗人用“诗书争似囊钱”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扭曲,知识的价值被金钱所稀释,体现出一种对物质主义的批判。

诗的结构紧凑,逐层递进,最后以“张公万选青钱”和“选刘公大钱”结束,暗示了社会中财富的分配不均以及贫富差距的加大。通过这一系列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金钱的讽刺,还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郑钱沈钱:开头直接列举钱的种类,显示出金钱的多样性。
  2. 缗钱侧钱:继续扩展钱的种类,反映当时经济生活的繁荣。
  3. 诗书争似囊钱:强调诗书的价值与金钱的对比,充满讽刺意味。
  4. 看空囊一钱:看似有钱,但实际上空虚,体现出对物质的空洞感。
  5. 床头百钱、杖头百钱:描绘富裕的生活状态,金钱随处可见。
  6. 张公万选青钱、选刘公大钱:最后提到张公和刘公,强调社会地位与财富的关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床头百钱,杖头百钱”,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诗书比作金钱,表达对社会风气的批评。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金钱至上的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化价值被忽视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物质财富,反映社会风气。
  • 诗书:象征文化与知识,代表精神追求。
  • 床头、杖头:体现居家生活的富裕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郑钱”指的是: A. 一种特定的诗歌形式 B. 一种古代货币 C. 诗人的名字

  2. 诗中“诗书争似囊钱”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诗书的赞美 B. 对金钱的追求 C. 诗书的价值被金钱所淹没

  3. 张公和刘公在诗中象征: A. 贫困 B. 财富与地位 C. 文人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探讨了金钱与享乐的主题。
  • 杜甫《春望》: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的对比。

诗词对比

  • 杜甫与董元恺的作品都涉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但杜甫更多关注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而董元恺则集中在物质主义对文化的影响。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却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石塘桥晚钓 任所寄乡关故旧 忆江西提刑何仲容 书舂陵门扉 大林寺 春晚 江上别石郎中 读易象 夜雨书窗 赠虞部员外郎谭公昉致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泥塑木雕 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幼妇辞 块结尾的成语 千头桔奴 矜忤 丹窦 一马当先 山字旁的字 披怀虚己 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牧野 米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鸾俦凤侣 靑字旁的字 违命侯 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