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9:52
郑钱沈钱。缗钱侧钱。诗书争似囊钱。看空囊一钱。床头百钱。杖头百钱。张公万选青钱。选刘公大钱。
这首诗主要谈论了钱的种类与数量,列举了郑、沈、缗、侧等不同的货币形式,表达了诗书与金钱的对比,似乎在感叹书本的价值不及金钱的实际意义。床头和杖头都摆满了钱,而张公和刘公则是大钱的代表者,暗示了社会地位与财富的关系。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常关注社会生活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物质文化丰富的时期,社会上流行重视金钱的观念,诗人在此背景下反思文学与金钱的关系。
这首《醉太平 其四 钱歌》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金钱气息的世界。诗中通过列举不同种类的钱币,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对财富的追求和对知识的忽视。诗人用“诗书争似囊钱”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扭曲,知识的价值被金钱所稀释,体现出一种对物质主义的批判。
诗的结构紧凑,逐层递进,最后以“张公万选青钱”和“选刘公大钱”结束,暗示了社会中财富的分配不均以及贫富差距的加大。通过这一系列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金钱的讽刺,还引发了读者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金钱至上的社会现象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化价值被忽视的不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郑钱”指的是: A. 一种特定的诗歌形式 B. 一种古代货币 C. 诗人的名字
诗中“诗书争似囊钱”反映了什么主题? A. 对诗书的赞美 B. 对金钱的追求 C. 诗书的价值被金钱所淹没
张公和刘公在诗中象征: A. 贫困 B. 财富与地位 C. 文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