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34
南湖老子太汗漫,第一生来懒做官。
钱物用多常是解,权门路便不曾鑽。
红裙遣去如僧榻,白发梳来称道冠。
若没祖财教饭饱,定应饿作壁鱼乾。
南湖的老子性情洒脱,生来就懒得去做官。
钱财花得多,常常是解脱烦恼的手段,而权贵的门路我从不会去钻营。
红裙子已经送走,像是和尚的床榻一样清静,白发梳理得整齐,称得上道士的冠帽。
如果没有祖上的财产让我吃饱饭,恐怕我早就饿得只能做壁上的鱼干了。
张镃,字子华,号白梅,生于宋代,后期的诗人,擅长古诗。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常带有哲理性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社会的深刻观察与独立见解。
《自咏》创作于张镃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金钱权力的淡漠。此时社会动荡,士人常感到无奈与不安,张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反思。
《自咏》是一首具有个人色彩的诗作,张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将自己对人生、权力和财富的看法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篇“南湖老子太汗漫”便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接着,诗人以“懒做官”自嘲,表现出对官场生活的拒绝,反映出他对世俗功名的鄙夷。
“钱物用多常是解”一句,揭示了物质财富的虚无,强调了钱财不能解决真正的烦恼,暗示了他对金钱的淡然态度。而“权门路便不曾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权贵社会的不屑,进一步体现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红裙遣去如僧榻”中,诗人以红裙象征过去的繁华,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释然和不再追求美好外表的态度。最后一句“若没祖财教饭饱,定应饿作壁鱼乾”则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揭示了在缺乏经济基础的情况下,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语言简单却寓意深刻,展现了张镃独特的个性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全诗主题围绕对官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反思,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鄙视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中“南湖老子”指的是谁?
诗人对于“权门路”的态度是?
“若没祖财教饭饱”这句表现了什么情感?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张镃的《自咏》更具个人色彩,王维的诗中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而张镃则更加强调对世俗的反思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展示了两位诗人在风格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