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7:0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03:49
嫩嫩烟丝,轻轻风絮。
绛旗斜飐秋千处。
花枝照得画楼空,
薄情燕子和人去。
冷落阑干,凄清院宇。
夕阳西厂明残雨。
一双红豆寄相思,
远帆点点春江路。
嫩嫩的烟丝,轻轻的风絮。
绛色的旗帜在秋千旁斜斜飘扬。
花枝映照得画楼空荡荡,
薄情的燕子和人都已离去。
冷落的栏杆,凄清的院子。
夕阳在西边照耀着残留的雨。
一双红豆寄托着相思,
远帆点点驶向春江的道路。
“红豆”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思念之情,源于《红豆生南国》一诗,表达离别时对亲人的眷恋。
作者介绍:王时翔是清代的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闻名。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彼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和人们的离别,表达了对于过往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渴望。
《踏莎行三首 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日的景象,诗中融入了对离别的感慨与思念的情绪。开篇的“嫩嫩烟丝,轻轻风絮”展现了一幅春天温柔的画面,轻柔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盎然。接着“绛旗斜飐秋千处”则将意境提升,暗示着节庆的欢乐与欢聚的时光。然而,随着“薄情燕子和人去”,欢愉的气氛瞬间转变为离愁,燕子的离去象征着人事的无常。
“冷落阑干,凄清院宇”进一步增强了孤寂的气氛,传统的栏杆和院落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冷清。最后的“一双红豆寄相思,远帆点点春江路”将情感推向高潮,红豆象征着思念,远帆则是对未来的向往与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对比,展现了王时翔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令人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愁与思念展开,通过春日的美景与孤寂的感受,表达了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嫩嫩烟丝”主要描绘了什么?
“一双红豆”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时翔的《踏莎行三首 其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在表达离愁,但王时翔的诗更侧重于春天的景色与思念的交织,而李清照则更为直白地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感受。
以上是对《踏莎行三首 其一》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