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初临》

时间: 2025-05-08 23:43:36

诗句

夷寇中华,鼎湖山上,英雄碧血曾凝。

高柏流泉,风来时作军声。

路回一角荒亭。

是阿谁、故毁碑铭。

危心何恃,忧思难系,废槛犹凭。

忙中短日,眼底长川,横流不复,都付东溟。

鸣钟骤起,回头忽自心惊。

下视川原,但苍茫、万里云平。

暗销凝。

千秋毅魄,恨满高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43:36

原文展示

夷寇中华,鼎湖山上,英雄碧血曾凝。
高柏流泉,风来时作军声。
路回一角荒亭。是阿谁故毁碑铭。
危心何恃,忧思难系,废槛犹凭。
忙中短日,眼底长川,横流不复,都付东溟。
鸣钟骤起,回头忽自心惊。
下视川原,但苍茫万里云平。
暗销凝。千秋毅魄,恨满高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中华大地曾遭外敌侵扰的悲惨历史,回忆起英雄们为国捐躯的壮烈场景。诗中提到鼎湖山,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血泪。高柏的流水声在风中仿佛是军队的号角,带来无尽的思绪。路的尽头是一座荒亭,碑铭却被人毁坏,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诗人感到内心的惶恐与忧虑,无法安放这些沉重的思绪。在繁忙的日子里,光阴如流,眼前的长河也似乎已无归路,一切都归入了东海。突然间,钟声响起,令诗人感到心惊,低头望去,望见一片苍茫的云海。最后,感慨千秋的毅力与心中的怨恨,满载在高陵之上。

注释

  • 夷寇:指外族侵略者。
  • 鼎湖山:可能指中国某个著名的山,象征历史的见证。
  • 碧血:形容英雄的鲜血。
  • 高柏流泉:高大的柏树和流淌的泉水,营造出一种自然景象。
  • 荒亭:荒废的亭子,象征历史的遗迹。
  • 碑铭:刻在碑上的铭文,含有对历史的纪念。
  • 东溟:指东海,象征着无尽的流逝与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视角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背景中包含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夏初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情感深度的诗。诗人在开篇便直接提及“夷寇中华”,直接引入了国家遭遇外敌的历史背景,显示出对民族命运的关注。接下来的“鼎湖山上,英雄碧血曾凝”则通过对英雄的追忆,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表达了对为国捐躯者的敬仰和哀伤。

诗中“高柏流泉,风来时作军声”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似乎在提醒我们,历史的悲壮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反而在自然中留下了痕迹。接下来的“路回一角荒亭”则是一种对历史遗迹的反思,令人感到惋惜和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深思。诗人通过“鸣钟骤起,回头忽自心惊”,展现了突然的惊觉与反思,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最后“千秋毅魄,恨满高陵”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明了对历史的坚定信念与心中的怨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夷寇中华:外族侵略中国,直接指出历史背景。
  2. 鼎湖山上,英雄碧血曾凝:用“碧血”表现英雄牺牲的悲壮。
  3. 高柏流泉:自然景象与历史情感结合,隐喻历史的延续。
  4. 路回一角荒亭:象征历史遗迹的荒凉。
  5. 是阿谁故毁碑铭:对历史的追问与惋惜。
  6. 危心何恃,忧思难系:内心的惶恐和对未来的忧虑。
  7. 废槛犹凭:虽是废弃之地,仍有情感的寄托。
  8. 忙中短日,眼底长川: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沉重形成对比。
  9. 横流不复,都付东溟:一切归于无,表达无奈。
  10. 鸣钟骤起,回头忽自心惊:提醒与惊醒,内心的自省。
  11. 下视川原,但苍茫万里云平:宽广的视野中感到的孤独。
  12. 暗销凝:情感的凝聚与消散。
  13. 千秋毅魄,恨满高陵:历史的坚定与心中的怨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夷寇中华,鼎湖山上”形成对照。
  • 比喻:如“高柏流泉,风来时作军声”,将自然现象与军队声音结合。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例如流水声的军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英雄的敬仰。诗人以自然为媒介,传达了深刻的历史感与情感的交错,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夷寇:外敌,象征民族危机。
  2. 碧血:英雄的牺牲,体现了壮烈与悲壮。
  3. 荒亭:历史的遗迹,象征遗忘与失落。
  4. 东溟:广阔无边的东海,象征无尽的流逝与归宿。
  5. 鸣钟:警醒与反思,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重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夷寇指的是:
    A. 自然灾害
    B. 外族侵略者
    C. 内部叛乱

  2. “高柏流泉”中的“流泉”指的是:
    A. 河流
    B. 生命的流动
    C. 流淌的泉水

  3. 诗中提到的“荒亭”象征着:
    A. 过去的辉煌
    B. 未来的希望
    C. 忘却的历史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关于思乡与历史的情感。
  • 《登高》 - 杜甫: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忧国情怀。

诗词对比

  • 《夏初临》与《登高》:两者均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前者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后者则是对现实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诗词鉴赏技巧》:介绍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初寒对酒 泛舟观桃花 春晚园中作 久雨 送杰上人归成都 别荣州 幽居 渔父·石帆山下雨空濛 王给事饷玉友 书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伉的词语有哪些 震风陵雨 玄指 生公说法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暴狂 偷猫盗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汹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卜字旁的字 火维 犬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月晕而风 龝字旁的字 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