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踏莎行》

时间: 2025-07-29 20:29:17

诗句

放眼楼头,信非吾土。

飞沙遮断来时路。

黄昏待到杀风时,漫天下起濛濛雾。

一片愁心,欲抛还住。

梦中忘却身何处。

心身先自没安排。

人间甚事由人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0:29:17

原文展示:

《踏莎行》 放眼楼头,信非吾土。
飞沙遮断来时路。
黄昏待到杀风时,
漫天下起濛濛雾。
一片愁心,欲抛还住。
梦中忘却身何处。
心身先自没安排,
人间甚事由人做。

白话文翻译:

在高楼上远眺,觉得这里不是我的故乡。
飞扬的沙尘遮住了我来时的路。
等到黄昏,风要停止时,
四处弥漫起细密的雾霭。
心中满是愁苦,想要抛弃却又难以放下。
在梦中已忘记自己身在何处。
心和身体都没有安排妥当,
世间的事情总是由人自己去做。

注释:

  • 放眼楼头:在高楼上远望。
  • 信非吾土:确实不是我的故乡。
  • 飞沙遮断:飞扬的沙尘阻挡了视线。
  • 黄昏:傍晚时分。
  • 杀风时:风即将停止的时刻。
  • 濛濛雾:细细的雾气,模糊不清。
  • 愁心:忧愁的心情。
  • 欲抛还住:想要抛弃但又舍不得。
  • 心身:心灵和身体。
  • 人间甚事:世间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8-1984),原名顾毓琨,字青岚,号寒松,近现代诗人、散文家及学者。其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提倡个性与自由。顾随在诗歌创作上,常用传统诗词的形式,融入现代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踏莎行》创作于顾随的诗歌创作时期,正值社会动荡、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中。诗人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沉思以及对内心愁苦的无奈。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忧愁与思考的词作,顾随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惆怅。诗中“放眼楼头,信非吾土”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随着飞沙而来的,是一种无法回归的无奈感,沙尘遮住了回家的路,象征着人生的迷茫与困扰。

黄昏时分,风即将停止,四处弥漫的雾气让人感到更加恍惚。这里的“黄昏”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是人生的一个隐喻,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短暂。愁苦的心情如影随形,虽想抛却却又无法释怀,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

“梦中忘却身何处”,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根漂泊的感觉,反映了在异乡人们常常感到的迷失与孤独。最后一句“人间甚事由人做”则带有一种人生态度,提醒我们,尽管外界环境千变万化,最终掌握自己命运的,仍然是自己。

整首词通过清新而忧伤的意象,描绘了个体在世间的孤独与无奈,展现出顾随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放眼楼头,信非吾土:从高处眺望,确认这里不是自己的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飞沙遮断来时路:飞沙遮住了回家的道路,象征了人生的迷惘。
  • 黄昏待到杀风时:黄昏来临,风逐渐停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漫天下起濛濛雾:四周弥漫着细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一片愁心,欲抛还住:心中充满忧愁,想要放弃却又无法割舍。
  • 梦中忘却身何处:在梦中已忘却自己身处何地,表现了对现实的逃避。
  • 心身先自没安排:心与身都没有妥善的安排,感到迷失。
  • 人间甚事由人做:世间的事情,最终还是得靠自己去面对和处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昏”比作人生的某个阶段,暗示生命的无常。
  • 拟人:将“愁心”描绘成有意志的存在,表达了内心的挣扎。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人自身命运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人类在面对生活困扰时的无奈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楼头:象征着高处的视野与孤独感。
  • 飞沙:代表着生活中的阻碍与困扰。
  • 黄昏: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流逝。
  • :象征着迷茫与不确定性。
  • 愁心:体现了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放眼楼头”指的是: A. 在高处远眺
    B. 在地面上仰望
    C. 在山顶上俯视
    D. 在水边观望

  2. 诗中提到的“飞沙”象征了什么? A. 喜悦
    B. 阻碍与困扰
    C. 自由
    D. 安宁

  3. “梦中忘却身何处”反映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欢愉
    B. 迷失与孤独
    C. 安心
    D.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登高》(杜甫)与《踏莎行》在主题上均涉及到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词更加悲壮,顾随的则更偏向于内心的细腻情感。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形式更为简洁,情感直白,而顾随则运用了更多的意象与修辞,传达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顾随的传记及其诗词集
  • 古典诗词的赏析与研究书籍
  • 现代诗人作品的比较研究文章

相关查询

东风第一枝 送春 长亭怨慢 秋柳 浣溪沙 题白华夫人墨兰遗册 送萧颖士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适字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适字 赠别吴东湖以本省大方伯升湖广都宪 送庄明府考绩之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山奔海立 足食丰衣 鵵鸡 耳刀旁的字 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惬志 风字旁的字 蛇蟠蚓结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顺止 穷僥 田字旁的字 豪商巨贾 税俗 非字旁的字 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