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1:0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1:07:39
若有人兮。南山之下,丛篁以筑居兮。芳草悠悠,王孙胡不归兮。临流可鼓枻兮。搴兰旌以浩歌兮。白云在天,沧波何极,欲往从兮。北渚辛夷,西堂蟋蟀,蛾眉独处,私自怜兮。猿惊鹤怨,山中难久留兮。我所思兮。望涔阳暮与朝兮。悲哉兮。露白枫青,历九秋兮。
如果有一个人,住在南山之下,竹林环绕的地方,芳草萋萋,王孙你为何不归呢?在河边可以划舟,扬起兰色的帆,畅快地歌唱。白云在天,滔滔的江水无边无际,想要随波而去。北岸的辛夷花,西边的蟋蟀在歌唱,独自一人,怜惜着自己的容颜。猿猴惊叫,白鹤哀怨,这山中难以长久停留。我所思念的,是那朝夕相望的涔阳。多么悲哀啊!露水打湿了白色的枫树,已经经历了九个秋天。
作者介绍:丁澎(约1642-约1712),清代诗人,生于福建,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山水之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之时,诗人在经历了官场的纷扰后,选择归隐山林,表达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家国的思念与个人理想的追寻。
《夏初临 招隐》是丁澎通过对南山竹林与流溪的描绘,抒发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环境,竹林环绕、芳草萋萋,似乎在呼唤那位久未归来的王孙。这里的“王孙”不仅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代表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意象,如“白云”、“沧波”、“辛夷”等,构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这种情感与自然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猿惊鹤怨,山中难久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在语言上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哲理,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悲凉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揭示了人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与孤独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王孙”指的是:
A. 诗人
B. 隐士
C. 自然界的动物
答案:B
诗中提到的“临流可鼓枻”意指:
A. 在水边划船
B. 在山中打猎
C. 在田野播种
答案:A
“猿惊鹤怨”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哀怨
C. 兴奋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夏初临 招隐》的全面解析,从多个层面帮助理解诗意与情感。希望能为您的学习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