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4:37
作者:曹溶 〔明代〕
噪秋蝉澄潭界道,入门疑酿良思。
观空的是英雄业,鞭影不施而驶。
身到矣。正踏破机缘,随分佳山水。
宝华轮里。睹碎碣蟠蜗,四垂青薜,禅客半无袂。
天街返,佚老鸱夷旧里。庵蕳间续厨米。
家风肯受龙蛇杂,钟散月斜香起。
因此事。痛举世沉沉,总被文章醉。
纵横各寄。要汛扫蓬蒿,拨尘相对,驴橛定休繫。
秋蝉在清澈的潭水旁鸣叫,走进门来,心中疑似在酝酿良好的思绪。
目光所及是那些英雄的事业,虽未施鞭,却已如行云流水。
我已身临其境,恰如踏破机缘,随缘欣赏美丽的山水。
在宝华轮中,看到碎石如蜗牛般蜷缩,四周藤蔓青翠,禅客们大多无袂自适。
天街上返回,悠闲的老鸱夷在旧地游荡,庵堂中续煮米饭。
家中风气岂甘受龙蛇杂,钟声飘散,月光斜照,香气四溢。
因此而感慨,痛惜世间沉沉,皆因文章所醉。
纵观四方,寄情于此,想要清扫蓬蒿,拨开尘埃,驴子却依旧安然无恙。
作者介绍:曹溶(约1530-1606),明代诗人,字宗达,号仰山,著有《曹溶集》。他的诗风清丽流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擅长描绘山水与生活的美。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曹溶在金明寺游访时,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内心的思索,因而写下了这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摸鱼儿 金明寺访灯公叠前韵》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与内心感悟的诗。开篇以“噪秋蝉”引入,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通过对英雄事业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在“身到矣”之后,诗人开始转向个人的体验,感受到与自然的深切连接。
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宝华轮”、“碎碣蟠蜗”等,展现出山水的美丽与哲理的深邃。通过对“家风”和“龙蛇杂”的对比,诗人揭示出内心对纯真与世俗的思考,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执着与期盼。最后,诗人以“驴橛定休繫”结束,寓意人生的安宁与归属,尽管世间纷扰,内心却能保持一份宁静与从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索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引发对人生、家国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自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噪秋蝉”寓意是什么?
A. 快乐的生活
B. 时光的流逝
C. 自然的繁华
D. 人生的烦恼
“鞭影不施而驶”意指什么?
A. 必须努力
B. 自然发展
C. 势在必行
D. 强行推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曹溶的诗更为内敛与沉思,李白的诗则更为豪放与奔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