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2:43
满院碧桃花,半为东风瘦。
恼煞梁间燕子飞,有个人来否。
簪柳过清明,斜插凭纤手。
烟锁楼头翠锁眉,薄恨浓于酒。
庭院里满是碧绿的桃花,半是因东风而显得瘦弱。 惹人烦恼的是梁间飞翔的燕子,不知道那个人是否来到这里。 在清明节插上柳枝,斜斜地插在纤细的手中。 烟雾锁住了楼头,翠绿的眉眼似被锁住一般,淡淡的愁苦比酒还要浓烈。
徐釚,清代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春秋时节的美景与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卜算子 春恨》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但人们的情感依然复杂。春天是爱情的象征,然而诗中却流露出春恨的情绪,显示出对爱情失落的感伤。
《卜算子 春恨》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苦涩。诗的开头以“满院碧桃花”勾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然而随即转入“半为东风瘦”,仿佛在暗示春天的无情。接着,诗人提到“恼煞梁间燕子飞”,燕子在春天的飞舞本是喜庆的象征,但在这里却成为了作者内心烦恼的源泉。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全诗,使人感受到一种浓烈的“春恨”。
“簪柳过清明,斜插凭纤手”描绘了清明节插柳的情景,柳枝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但与“薄恨浓于酒”的结尾相呼应,似乎在暗示即便是美好的节日,内心的愁苦依然难以消散。最后一句“烟锁楼头翠锁眉”则通过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逝去爱情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逝去爱情的缅怀,情感真挚而深刻,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带有淡淡的忧伤,形成一种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卜算子 春恨》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簪柳”是指什么传统习俗?
诗中“薄恨浓于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