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游龙门十绝》

时间: 2025-05-06 02:22:49

诗句

若木扶桑莫苦攀,芙蓉薜荔不妨闲。

封三万户烟云裹,化百千身水石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2:49

原文展示:

若木扶桑莫苦攀,芙蓉薜荔不妨闲。
封三万户烟云裹,化百千身水石间。

白话文翻译:

如果是扶桑树,就不要苦苦攀爬;
芙蓉花和薜荔藤,也无需太过闲愁。
三万户人家被烟云包裹,
化作百千身影在水石之间浮现。

注释:

字词注释:

  • 若木:意指像树木一样,扶桑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树,象征希望。
  • 苦攀:形容艰难攀爬的状态,含有不易之意。
  • 芙蓉:即荷花,象征美丽与纯洁。
  • 薜荔:一种藤本植物,常生于水边,象征柔韧与闲适。
  • 封三万户:指三万家人家,描述繁华与热闹的场景。
  • 烟云:形容自然景象,常用以描绘迷蒙的感觉。
  • 化百千身:化作无数的身影,暗指人们的流动和变化。

典故解析:

  • 扶桑: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扶桑是神话中的东极之树,常与日出相连,象征希望与光明。
  • 芙蓉:常见于古诗中,代表着女性的美丽和纯洁。
  • 水石:水与石的结合,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四野,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次韵游龙门十绝》作于游览龙门石窟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龙门石窟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

诗歌鉴赏:

洪咨夔的《次韵游龙门十绝》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诗的开头,诗人以“若木扶桑莫苦攀”引入,表达了对追求理想过程的反思,劝诫人们不要执着于无法实现的目标,似乎在暗示一种释然的态度。接着提到的“芙蓉薜荔不妨闲”,则传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享受,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留有闲暇,欣赏身边的美丽。

下两句“封三万户烟云裹,化百千身水石间”通过描绘龙门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人世的繁华与瞬息万变。诗中“烟云”与“水石”的对比,象征着人类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在这幅自然画卷中,诗人以自我为小,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中,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若木扶桑莫苦攀:劝告人们不要执着于无法实现的理想,放下负担。
  2. 芙蓉薜荔不妨闲:强调生活中的闲适与享受,鼓励人们欣赏周围的美好。
  3. 封三万户烟云裹:描绘繁华的景象,展现人间的热闹与生机。
  4. 化百千身水石间:表达了人世间的流动与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扶桑”比作理想,传达追求的艰难。
  • 对仗:如“烟云裹”和“水石间”,形成韵律和节奏感。
  • 象征:烟云象征变化无常,水石象征自然的永恒。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鼓励人们在追求理想时保持宽容的心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同时也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扶桑:象征希望与追求。
  • 芙蓉:代表美丽与纯洁。
  • 烟云:描绘变化与不确定性。
  • 水石:象征自然的和谐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最能表达对理想的态度? A. 芙蓉薜荔不妨闲
    B. 若木扶桑莫苦攀
    C. 封三万户烟云裹
    D. 化百千身水石间

  2. 诗中提到的“扶桑”在文化中象征什么? A. 忍耐
    B. 追求与希望
    C. 美丽
    D. 变化

  3. 诗中“烟云”象征什么? A. 永恒
    B. 悲伤
    C. 变化与不确定性
    D. 和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洪咨夔的《次韵游龙门十绝》和王维的《终南山》,两者都描写了自然景色,洪咨夔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月曲 村舍杂兴 梦中作 书逆旅壁 山园杂赋四首 其四 假山小池 小园 寄陶茂安监丞 夏日晨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聿字旁的字 美善 一走了之 包含元的成语 金荆 高字旁的字 函电交驰 克字旁的字 包含儿的成语 沉思熟虑 比字旁的字 三智五猜 知睿 牛字旁的字 故语 山林钟鼎 甘分随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