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剪梅》

时间: 2025-05-07 06:42:20

诗句

东风吹醒老梅枝。

南也芳菲,北也芳菲。

月明半夜五更时,笛也争吹,角也争吹。

青松涧底独离奇。

寒也谁知,暖也谁知。

老夫聊为一歔欷,梅也题诗,松也题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2:20

原文展示:

一剪梅
东风吹醒老梅枝。
南也芳菲,北也芳菲。
月明半夜五更时,
笛也争吹,角也争吹。
青松涧底独离奇。
寒也谁知,暖也谁知。
老夫聊为一歔欷,
梅也题诗,松也题诗。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醒了古老的梅树,南方和北方都开满了花。月光照耀着深夜五更时分,笛声和角声也在争相奏响。青松在涧底显得格外奇特,无人知晓寒冷与温暖的秘密。老夫人偶尔叹息一声,梅树和松树上都留下了我写的诗。


注释:

  • 老梅枝:指年纪已大的梅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坚韧。
  • 芳菲:花香和芳香,指春天花开的美丽景象。
  • 五更:指夜深时分,通常是凌晨两点到五点之间。
  • 歔欷:叹息,表示一种情感的表达。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常和松树一起被用来描绘高尚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应芳,元代诗人,少有名声,作品多以梅花和松树为题材,展现了自然与人的情感联系。

创作背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诗人感受到春风的温暖,梅花的盛开,触发了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一剪梅》以春天的梅花为引子,通过描绘梅花在春风中绽放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诗中出现的“东风”、“南也芳菲”与“北也芳菲”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春天,代表着生命的勃发与希望。而“月明半夜”更是将夜的寂静与诗人的孤独情感结合在一起,笛声与角声的争鸣,仿佛是对生命的呼唤与回应。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内心的独白,暗示着老年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寒也谁知,暖也谁知”表达了对时光和生命的无奈与思考,强调了人对自然变化的无知。最后以“梅也题诗,松也题诗”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梅松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自然的敬仰,也有对自我情感的抒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春风与梅花的关系,暗示春天的到来。
    • 第二联通过“南也芳菲,北也芳菲”展现了春天的普遍性。
    • 第三联的“月明半夜”营造出静谧的氛围,笛声与角声则增添了生动感。
    • 第四联通过“青松涧底”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自然美。
    • 第五联的“寒也谁知,暖也谁知”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 第六联的“老夫聊为一歔欷”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叹息。
  •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与松树象征坚定与高洁。
    • 拟人:笛声与角声的争鸣,赋予了声音以生命。
    • 对仗:如“寒也谁知,暖也谁知”,形成了对比。
  •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老年人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代表着生命的希望。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代表着新的开始。
  • 青松:象征长青与高洁,代表着永恒的品质。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考,代表夜晚的沉静与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2. “寒也谁知,暖也谁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自然
    • B. 生命
    • C. 时间
  3. 诗中提到的“梅也题诗,松也题诗”意味着什么?

    • A. 诗人喜欢写诗
    • B. 诗人对自然的敬仰
    • C. 诗人孤独的心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by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品格。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元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追忆征西幕中旧事 夜雨暴至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十首 其九 考宗皇帝挽词 秋懹 宿黄僊观兵火焚荡之余惟一殿突兀犹在黄僊盖 暮秋二首 其二 冬晴与子坦子聿游湖上 物外杂题八首 其六 湖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疯话 老天拔地 许和子 包含稠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神藉 包含糜的词语有哪些 瞠目伸舌 贞元会合 骨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认死扣儿 偃武修文 一扫而光 献计献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