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54
望海潮
鄱阳护戎女 〔宋代〕
云收飞脚,日祛怒暑,新蝉高柳鸣时。
兰佩紫囊,蒲抽碧剑,吴丝两腕双垂。
闻道五陵儿,蛟龙吼波面,卫碎琉璃。
画鼓声中,锦标争处飐红旗。
使君冠盖追,正霞翻酒浪,翠敛歌眉。
扇动水,风生玉宇,微凉透入单衣。
日暮楚天低,金蛇掣电漾,千顷霜溪。
宴罢休燃宝蜡,凭月照人归。
云彩散去,飞鸟的足迹消失,烈日的酷暑也随之消退,新蝉在高高的柳树上鸣叫。
佩戴兰花的紫色囊袋,手握青色蒲剑,吴地的丝带在双臂上垂下。
听说五陵的少年,蛟龙在波面吼叫,像是卫国的琉璃被打碎。
画鼓声中,锦标争夺的地方,红色的旗帜随风飘扬。
使君的车盖追赶,正如霞光翻滚着酒浪,翠色的歌眉轻轻收敛。
扇动水面,微风生于玉宇,凉意透入单衣之中。
日暮时分,楚国的天空低沉,金蛇般的闪电在千顷霜溪上涌动。
宴会结束,停止燃烧的宝蜡,借着月光照亮归途。
作者介绍:鄱阳护戎女,生活在宋代,是一位女性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展现出女性独特的视角和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青春的赞美。
《望海潮》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交融的佳作。诗中以清新的意象和流畅的韵律,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开篇的“云收飞脚,日祛怒暑”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迅速引入了诗的主题,表现了自然的舒适与宁静。接着“新蝉高柳鸣时”,则通过听觉的描写,增强了诗的生动性,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中多次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比如“兰佩紫囊,蒲抽碧剑”,这种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受。
在中间部分,诗人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画鼓声中,锦标争处飐红旗”,生动地再现了人们欢聚庆祝的场景,表现出一种热烈的生活气息。而后面的“日暮楚天低”,则通过对比,突显了时光流逝的感伤。整首诗在描绘自然和人事的同时,也隐含着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青春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哪一句描绘了夏日的酷暑逐渐消退?
“兰佩紫囊”中的“紫囊”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蛟龙吼波面”暗示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