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一剪梅 连日阴晴不定》

时间: 2025-05-07 06:49:51

诗句

乍暖还寒觉昼长,才叠棉装,又整罗裳。

天公节序也匆忙,寒是重阳,暖是端阳。

小小疏篱短短墙,一曲幽房,几曲回廊。

春游排日费思量,晴后花香,雨后花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9:51

原文展示:

乍暖还寒觉昼长,才叠棉装,又整罗裳。
天公节序也匆忙,寒是重阳,暖是端阳。
小小疏篱短短墙,一曲幽房,几曲回廊。
春游排日费思量,晴后花香,雨后花香。

白话文翻译:

刚暖又寒感觉白天变长,才刚叠好棉衣,又整理好轻薄的衣裳。
老天的节气变化也太匆忙,寒冷如重阳,温暖似端阳。
小小的疏篱和矮墙,一条幽静的房子,几条曲折的回廊。
春游时排队等候太费思虑,晴天花香,雨后花香。

注释:

  • 乍暖还寒:刚刚变暖又再度寒冷,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 昼长:白天变得较长,指春天的到来。
  • 天公:指老天,天命、天意。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通常较冷。
  • 端阳: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通常较热。
  • 疏篱:稀疏的篱笆。
  • 幽房:幽静的房屋。

典故解析:

“重阳”与“端阳”分别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象征着秋天的寒冷,而端午节则代表着夏季的热烈。通过对比两者,诗人表达了春天时节的独特气候变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庆熹,清代诗人,个性温和,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象与人情风貌。他的诗风细腻,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气候变化的时节,诗人以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为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诗歌鉴赏:

《一剪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精准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们在其中的生活状态。诗中的“乍暖还寒”不仅表现了春季的温度起伏,也象征着人们内心的矛盾与期盼。诗人将春天的美好与不确定性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小小的篱笆和幽静的房屋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场景,给人以温馨与安宁之感。

春游的“费思量”则体现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诗末提到的“晴后花香,雨后花香”则是对春景的具体描绘,展现了春天的多姿多彩。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变化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乍暖还寒觉昼长:春天刚暖和又突然冷,白天感觉变长。
  • 才叠棉装,又整罗裳:刚叠好棉衣,又开始整理薄衣服。
  • 天公节序也匆忙:老天的节气变化很快。
  • 寒是重阳,暖是端阳:寒冷的像重阳节,温暖的像端午节。
  • 小小疏篱短短墙:描述一个小院落,篱笆和墙都很矮。
  • 一曲幽房,几曲回廊:有一条幽静的房屋和几条曲折的走廊。
  • 春游排日费思量:春天游玩时排队等候让人思虑。
  • 晴后花香,雨后花香:晴天和雨后都有花香。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乍暖还寒”“晴后花香”,使用对称结构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天气变化比作节气的不同,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生活变幻的思考。通过细致入微的自然描写,诗人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不确定性,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期望。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疏篱短墙:代表着宁静的生活环境。
  • 幽房与回廊:暗示着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人们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乍暖还寒”是形容什么? A. 夏天炎热
    B. 春天的气候变化
    C. 秋天的寒冷

  2.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春天的特点? A. 小小疏篱和短墙
    B. 高山大川
    C. 冬雪皑皑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赵庆熹的《一剪梅》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日常生活的感受,而李白则展现了更加宏伟的自然景观与个人豪情,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水精脍 登凤凰台 瓶中淮阳红牡丹落尽有叹三首 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 月夜观雪三首 早朝紫宸殿贺雪呈尤延之二首 小孤山 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 和巩釆若游蒲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樗栎散材 小言詹詹 山崩川竭 见字旁的字 贪横 邑字旁的字 自用则小 独行君子 驴开头的成语 常愁 贝字旁的字 棉农 尸字头的字 人字头的字 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吞声忍恨 受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