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3:01
杲杲西流日,㴞㴞东逝波。春光蓟丘晚,柳色上林多。不道含香贱,其如食粥何。明时无小补,郎署谩蹉跎。
明亮的太阳向西流去,波涛向东奔流不息。春天在蓟丘显得晚了一些,柳树的绿色在上林苑中更为繁茂。不觉得含香有什么卑贱,但面对食粥又如何呢?在明亮的时世中无所作为,官署中只是虚度光阴。
作者介绍: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湖州人。他的诗文书画均有很高成就,尤以书法和绘画最为著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赵孟頫在官场中的无奈和自嘲。他在元代官至翰林学士,但政治上并不如意,常有怀才不遇之感。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象和官场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杲杲西流日,㴞㴞东逝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而“春光蓟丘晚,柳色上林多”则通过春天的景象暗示了官场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后两句“不道含香贱,其如食粥何。明时无小补,郎署谩蹉跎”直接抒发了诗人在官场中的无奈和自嘲,表达了在明亮的时世中无所作为的悲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的无奈和自嘲,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杲杲西流日”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恒常 C. 官场的繁华 D. 官场的清贫
诗中“不道含香贱”中的“含香”指什么? A. 官职 B. 清廉 C. 清贫 D. 无聊
诗中“郎署谩蹉跎”表达了什么? A. 官场生活的无聊 B. 官场生活的繁华 C. 官场生活的清贫 D. 官场生活的清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