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2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9:21
原文展示: 杌隉居蒲日,艰难奔狄时。天方兴伯者,数子实从之。岁久丹青暗,人贤简册悲。至今绵上路,犹忆介之推。
白话文翻译: 在蒲地居住的日子不安定,奔向狄国的时刻充满艰难。天意正兴起一位领袖,几位贤士确实跟随他。岁月久远,画卷上的色彩已暗淡,贤人的事迹在简册中令人悲伤。直到今天,绵上的道路上,人们仍然怀念介之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湖州人。他的书画作品影响深远,诗文亦有很高成就。此诗描绘了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时期的艰难历程,以及后人对忠臣介之推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是赵孟頫为一幅描绘晋公子重耳奔狄的历史画卷所作的题诗。通过诗中的历史典故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忠诚精神的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时期的艰难历程,以及后人对忠臣介之推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忠诚精神的赞颂。诗中“杌隉居蒲日,艰难奔狄时”描绘了重耳流亡的艰辛,而“天方兴伯者,数子实从之”则展现了贤士们对领袖的忠诚追随。最后两句“至今绵上路,犹忆介之推”则深情地表达了对忠臣介之推的怀念,体现了忠诚精神的不朽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晋公子重耳的流亡历程和后人对忠臣介之推的怀念,赞颂了忠诚精神的不朽价值,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忠诚精神的赞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杌隉居蒲日”描绘了晋公子在哪里的不安定状态? A. 蒲地 B. 狄国 C. 绵上 答案:A
“天方兴伯者”中的“伯者”指的是什么? A. 一位领袖 B. 一位贤士 C. 一位画家 答案:A
诗中提到的“介之推”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汉代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