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酬卫处士见赠》

时间: 2025-07-27 03:23:18

诗句

之子有道气,山居诗兴多。

琴清鹤自舞,林静鸟能歌。

未遂携家隐,深惭辍棹过。

他年从杖屦,养寿向岩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23:18

原文展示:

之子有道气,山居诗兴多。 琴清鹤自舞,林静鸟能歌。 未遂携家隐,深惭辍棹过。 他年从杖屦,养寿向岩阿。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隐居山中时创作了许多诗篇。 琴声清澈,引得仙鹤自然起舞;林中寂静,鸟儿也能歌唱。 未能实现带着家人一同隐居的愿望,深感惭愧地停船经过。 希望将来能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在山岩边颐养天年。

注释:

  • 之子:这位先生。
  • 道气:超凡脱俗的气质。
  • 山居:隐居山中。
  • 诗兴:创作诗歌的兴致。
  • 琴清:琴声清澈。
  • 鹤自舞:仙鹤自然起舞,形容环境清幽。
  • 林静:林中寂静。
  • 鸟能歌:鸟儿也能歌唱,形容环境和谐。
  • 未遂:未能实现。
  • 携家隐:带着家人一同隐居。
  • 深惭:深感惭愧。
  • 辍棹过:停船经过。
  • 他年:将来。
  • 从杖屦:拄着拐杖,穿着草鞋。
  • 养寿:颐养天年。
  • 岩阿:山岩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湖州人。他的书法和绘画成就极高,被誉为“书圣”,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孟頫对卫处士的回赠之作,表达了对卫处士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未能实现隐居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卫处士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联“之子有道气,山居诗兴多”直接赞美了卫处士的超凡气质和丰富的诗兴。颔联“琴清鹤自舞,林静鸟能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琴声、仙鹤、林鸟赋予了生命,形象地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颈联“未遂携家隐,深惭辍棹过”表达了作者对未能实现隐居的遗憾和惭愧。尾联“他年从杖屦,养寿向岩阿”则寄托了作者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憧憬。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直接赞美卫处士的超凡气质和丰富的诗兴。
  • 颔联:运用拟人手法,描绘隐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
  • 颈联:表达作者对未能实现隐居的遗憾和惭愧。
  • 尾联:寄托作者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憧憬。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琴声、仙鹤、林鸟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如“琴清鹤自舞,林静鸟能歌”,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清:琴声清澈,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鹤自舞:仙鹤自然起舞,象征着超凡脱俗。
  • 林静:林中寂静,象征着隐居环境的清幽。
  • 鸟能歌:鸟儿也能歌唱,象征着环境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琴清鹤自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2.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什么憧憬? A. 隐居生活 B. 官场生涯 C. 游历四方
  3. 诗中“未遂携家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遗憾 C. 愤怒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隐逸的情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孟頫的《酬卫处士见赠》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赵孟頫的诗更多了一层对现实的无奈和遗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赵孟頫全集》:收录了赵孟頫的全部作品,包括书法、绘画和文学作品。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探讨了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学表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常引·桃花流水鳜鱼肥 太常引 其二 太常引 其一 太常引 檃括陶杜诗句,题道古桥新宿舍 太常引 太常引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太常引 太常引 太常引 太常引(寿南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麥字旁的字 贵开头的成语 黍字旁的字 科半 钻营奔竞 物竞天择 狼顾鸱踤 硫化汞 血海尸山 鸿运当头 干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 金褭蹄 别董大 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