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8:06
江城六月雨声寒。
河汉倒云端。
白浪渺怀山。
笑门巷撑船往还。
龙吟水面,鱼游砌上,田野势漫漫。
稼穑本艰难,问何事天公太悭。
在江城的六月,雨声显得格外寒冷。
银河的倒影仿佛在云端。
白浪在山间轻轻荡漾。
在笑声中,街巷里撑着船来往穿梭。
水面上龙吟声起,鱼儿在石阶上游动,田野的景象一片广阔。
农田的收成本就艰难,为什么老天对我们如此吝啬呢?
"河汉"是古代对银河的称呼,常用来描绘夜空的美丽景象。在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象征着诗人的情怀和对自然的赞美。
作者介绍:陶安,明代著名诗人,以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的一个夏季,反映了当时农民在雨季的艰辛与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天公的不满,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太常引》通过描绘江城夏季的雨景,营造了一种清冷、湿润的氛围。诗的开头用“江城六月雨声寒”勾勒出一个阴冷的夏日,打破了人们对夏季的常规印象。接着“河汉倒云端”展示了大自然的浩瀚和壮丽,诗人用银河的倒影来反衬雨后的宁静。
“白浪渺怀山”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远的意境。这里的“白浪”不仅是自然景象,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随着意境的深入,诗人描绘了市井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诗人在“稼穑本艰难”一句中道出农民的辛苦,表达出对天公的不满,质疑为何难以获得丰收。这种对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的感叹,赋予了整首诗深刻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艰辛的思考,表现出对丰收的渴望与对天公的不满。
诗词测试:
诗中的“江城”指代什么?
a) 江边的城市
b) 海边的城市
c) 山中的城市
d) 乡村
“稼穑”指的是什么?
a) 生活
b) 农作与收成
c) 天气
d) 自然
诗人对天公的态度是?
a) 感激
b) 不满
c) 忽视
d) 怀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陶安的这首《太常引》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陶安更侧重于自然与农田的描写,而李白则是对人生短暂的豪情。两者在风格和情感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诗人个性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