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摘红英 春雨惜花》

时间: 2025-05-07 06:47:12

诗句

莺声寂。

鸠声急。

柳烟一片梨云湿。

惊人困。

教人恨。

待到平明,海棠应尽。

青无力。

红无迹。

残香剩粉那禁得。

天难准。

晴难稳。

晚风又起,倚阑争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7:12

原文展示:

摘红英 春雨惜花
作者: 张翥 〔元代〕

莺声寂。鸠声急。柳烟一片梨云湿。
惊人困。教人恨。待到平明,海棠应尽。
青无力。红无迹。残香剩粉那禁得。
天难准。晴难稳。晚风又起,倚阑争忍。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莺鸟声沉寂,只有急促的鸠声在响。
柳枝上烟雾弥漫,梨花在细雨中显得湿漉漉的。
令人惊惧与困扰,教人心生怨恨,等到天明,海棠花恐怕已经凋尽。
绿色的叶子无力,红色的花朵无迹,残留的香气和花粉又怎能禁得住?
天气难以预料,晴天也难以持久,晚风又起,我倚着栏杆,难以忍耐内心的惆怅。

注释:

  • 莺声寂:指黄莺的叫声沉寂,表现春天的萧条。
  • 鸠声急:急促的鸠声,暗示着时光流逝的急迫感。
  • 柳烟:指柳树发芽时的烟雾,形容春天的气息。
  • 梨云湿:梨花被雨水打湿,象征着春雨的细腻和柔情。
  • 海棠应尽:海棠花在春雨中凋零,暗示着美丽易逝。
  • 残香剩粉:意指花香和花粉已经残留,象征着春天的遗憾。
  • 天难准,晴难稳:天气变化无常,表现出对春天气候的不满与无奈。
  • 倚阑争忍:倚靠在栏杆上,内心难以平静,表达出一种惆怅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著称。他的诗作通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善于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摘红英 春雨惜花》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时节。春雨的滋润让花朵显得格外娇美,但花期短暂,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的“莺声寂,鸠声急”便为全诗营造了忧伤的基调,鸟声的对比突出春天的寂静和无奈。接下来的描写中,柳烟与梨云湿,生动地描绘了春雨中的景色,细腻的雨丝和湿润的花瓣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温柔,却也暗示着花朵的脆弱。

“待到平明,海棠应尽”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惋惜情感推向高潮,海棠花的凋零象征着青春的逝去与美好瞬间的易逝,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无奈与失落。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感叹“青无力,红无迹”,不仅是对花的叹息,更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而“天难准,晴难稳”则体现了春天气候的多变,也进一步衬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个诗篇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悄然的春雨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内心的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莺声寂:描写春天的寂静,莺鸟的声音消失,暗示内心的孤独。
  2. 鸠声急:急促的鸠声与寂静形成对比,表现出时间的紧迫感。
  3. 柳烟一片梨云湿:春雨中,柳树和梨花显得愈发湿润,描绘自然的美。
  4. 惊人困:内心被外界的环境困扰,表现出一种不安。
  5. 待到平明,海棠应尽:暗示美好的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6. 青无力,红无迹:描绘花朵的凋零,表现出对春天的惋惜。
  7. 残香剩粉那禁得:残余的花香和花粉无法承受时间的侵蚀。
  8. 天难准,晴难稳:天气变化无常,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
  9. 晚风又起,倚阑争忍:晚风又起,诗人倚靠栏杆,内心难以平静,表现出对美好瞬间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无力,红无迹”,通过对仗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读者更易产生共鸣。
  • 比喻:通过柳烟、梨云等意象对春天的细腻描写,既生动又富有感染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春雨中花的凋零,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在此却显得寂静,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 :急促的叫声,象征生命的紧迫感与无奈。
  • 柳烟:代表春天的柔美与细腻。
  • 梨云:梨花的雨中娇美,暗示着美好事物的脆弱。
  • 海棠:象征着青春与美丽,最终的凋零反映了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声是哪个?

    • A. 莺
    • B. 鸠
    • C. 燕
    • D. 画眉
    • 答案:A, B
  2.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雨的美
    • B. 对美好事物的惋惜
    • C. 自然的变化
    • D. 青春的活力
    •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海棠应尽”暗示了什么?

    • A. 花开的美好
    • B. 花的凋零与短暂
    • C. 春天的来临
    • D. 自然的变化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春天的短暂与美好。
  • 杜甫《春望》:反映了春日的忧愁与时代的艰难。

诗词对比:

  • 比较张翥的《摘红英 春雨惜花》与杜甫的《春望》,两者皆以春季为背景,但张翥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关注时代背景与社会动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初访思南 鹧鸪天 其一 故宫 鹧鸪天 花朝后二日,碧珠、寄侬来访山楼 鹧鸪天 鹧鸪天·指剥春葱去采苹 鹧鸪天 鹧鸪天四首 其二 鹧鸪天 围襄阳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放开头的成语 乌鸢 救急扶伤 鬯字旁的字 施朱傅粉 七支八搭 爪字旁的字 赏罚严明 旷世奇才 内司 牛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曲子 土枪 竖心旁的字 议论风生 包含施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