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7:24
瑶花慢 中秋
作者: 叶绍本 〔清代〕
澄天如水,皓魄东升,看罗云全捲。
冰壸皎洁,琼树秋万里清光难掩。
姮娥依旧,倚玉殿新妆初展。
照古今银镜无尘,三五金波共满。
此身似到瑶台,镇心地清凉,根因都现。
金觞满泛,云液浥唤起玉龙宛转。
广寒何在,认桂影婆娑庭院。
漫相夸,彩幄红茵,且付花毫牙管。
在澄澈的天空下,明亮的月亮从东方升起,轻柔的云彩被卷起。冰冷的月光洁白如玉,琼树在这万里秋光中显得清朗而明亮。嫦娥依旧倚靠在玉殿上,刚刚施展的新妆显得格外动人。她的光辉照耀着古今,似乎镜子里无尘,三五颗星星与月光交相辉映。此时的我仿佛到了瑶台,心境清凉,所有的根源都显现出来。金杯满溢,云彩的液体唤起了玉龙般的柔美。广寒宫在哪里?我在庭院中认出桂树的影子在轻轻摇曳。漫无目的地夸耀着,彩色的帐幔和红色的地毯,且将这美好时光寄托在花的毫端与牙管之上。
作者介绍:叶绍本,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此诗写于中秋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景仰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融入了嫦娥、桂花等元素,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瑶花慢 中秋》是一首描写中秋佳节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清澈的夜空下,皓月当空的情景。诗的开头,澄澈的天空和升起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嫦娥的倩影与月光相映成趣,展现了月亮的神秘与美丽。
韵律上,词句流畅自然,音调轻柔,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金波”、“琼树”等,不仅增强了视觉的美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情怀。尤其是“此身似到瑶台”,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写,寄托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月亮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姮娥依旧”将嫦娥拟人化,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金波共满”形容星星与月光的辉映,增强了意境的层次。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展现了对中秋节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姮娥”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诗人将自己的身心比作什么?
诗中描绘的主要节日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