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六州歌头 浙江观潮,贯学士四万户同集 案此》

时间: 2025-04-27 06:31:24

诗句

灵鳅何物,天外吐层阴。

谈笑顷,浙江阔,海门深。

载雷车,霹雳挥神斧,劈仙岛,掀地轴,冯夷宅,无鼋鼍窟,渺难寻。

十里红楼图画,展西风、快哉登临。

□□□□□,□□□□□。

好客披襟。

发萧森。

符金虎。

袍银鼠。

携玉尘。

盍瑶簪。

喜骁儿踏浪,旗尾互浮沉。

酹胥魂,浇海若,酒频斟。

隐约越峰数点,搅飞花、浑在波心。

爱渔舟荡雪,击楫起吴音。

月上秋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1:24

原文展示

六州歌头 浙江观潮,贯学士四万户同集 案此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灵鳅何物,天外吐层阴。
谈笑顷,浙江阔,海门深。
载雷车,霹雳挥神斧,劈仙岛,掀地轴,
冯夷宅,无鼋鼍窟,渺难寻。
十里红楼图画,展西风快哉登临。
好客披襟,发萧森。
符金虎,袍银鼠。
携玉尘,盍瑶簪。
喜骁儿踏浪,旗尾互浮沉。
酹胥魂,浇海若,酒频斟。
隐约越峰数点,搅飞花浑在波心。
爱渔舟荡雪,击楫起吴音。
月上秋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浙江观潮的壮丽场景。开头提到灵鳅在天外喷吐层层阴云,接着描绘了浙江水域的宽广与海门的深邃。雷车载着狂风,仿佛用神斧劈开仙岛,掀起地轴。冯夷的居所和鼋鼍的洞穴也难以寻觅。接着描绘了一幅十里红楼的美景,西风送爽,令人心旷神怡。好客的人们欢聚一堂,披肩而坐,头发随风飘扬。金色的虎符和银色的鼠袍相映成趣,携带着玉尘,佩戴着瑶簪。年轻人踏浪而行,旗帜在水面上互相浮沉。酒杯频频相斟,向海神酹酒,以此表达对自然的敬意。远处的越峰若隐若现,花瓣在波心中翻飞。诗人喜爱渔舟在雪中荡漾,划桨发出吴地的音韵。最后,月光洒在秋林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注释

字词注释

  1. 灵鳅:一种鱼,象征灵动。
  2. 载雷车:形容带着雷声的车,描绘气势磅礴的场景。
  3. 冯夷:传说中的海神,寓意自然的力量。
  4. 十里红楼:指美丽的风景,可能指代繁华的地方。
  5. 酹胥魂:向海神(胥魂)敬酒。
  6. 吴音:指吴地的方言或音乐。

典故解析

  1. 冯夷:在古代文学中常被视为海神,象征着海洋的力量和神秘。
  2. 观潮:浙江的潮水景观是著名的自然奇观,吸引了众多游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杂剧作家和诗人,以其擅长的杂剧和诗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常运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力。

创作背景
《六州歌头》写于元代,正值诗人游历浙江时,受到观潮景象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壮美的赞美和对人文情怀的寄托。


诗歌鉴赏

《六州歌头 浙江观潮》是一首描绘浙江观潮壮丽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观潮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开篇即以“灵鳅何物”引入,设问形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瞬间吸引注意。接着描绘了海门的深邃和浙江的宽广,展现出自然的宏伟。

诗中“载雷车,霹雳挥神斧”一句生动形象,雷声与海潮的结合,将观潮的震撼力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借助神话中的形象,如“冯夷宅”和“鼋鼍窟”,让自然景观充满了神秘色彩,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人文情怀,描述了人们在潮水边欢聚、畅饮的热闹场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浙江风光与人文景观的深刻理解。最终,诗人在月光下的宁静里,留下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鳅何物:引出话题,形象地描绘出神秘的自然现象。
  2. 谈笑顷,浙江阔,海门深:描绘空间的广阔与深邃。
  3. 载雷车,霹雳挥神斧:形象地表现潮水的猛烈和壮观。
  4. 无鼋鼍窟,渺难寻:隐喻海神的神秘与自然的不可捉摸。
  5. 十里红楼图画: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
  6. 好客披襟,发萧森:展现人们在自然中的欢愉与热情。
  7. 喜骁儿踏浪,旗尾互浮沉:描绘青年人踏浪的朝气蓬勃。
  8. 酹胥魂,浇海若,酒频斟:表达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9. 隐约越峰数点,搅飞花浑在波心:表现自然的动态美。
  10. 月上秋林:营造宁静的氛围,反映诗人的情感寄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载雷车”,形象地表现潮水的威力。
  • 拟人:如“海门深”,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浙江观潮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宏伟与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灵鳅:象征灵动,代表自然的神秘。
  2. 雷车:象征自然的力量与震撼。
  3. 越峰:隐喻远方的美与希望。
  4. 渔舟:象征人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灵鳅”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神秘
    B. 人的智慧
    C. 文化的传承

  2. “载雷车”这一句用来形容什么?
    A. 人的勇气
    B. 自然的力量
    C. 生活的姿态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人与自然的对立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自然的无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登高》: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2. 李白《庐山谣》:展现山水之美,抒发豪情壮志。

诗词对比

  • 张可久与杜甫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张可久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
  3. 《张可久文集》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元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祝英台近 咏橘 祝英台近 钦州天涯亭梅 祝英台近·掩琵琶 祝英台近 会稽道中,用辛稼轩韵 祝英台读书处 祝英台近 春游偶憩静山禅院 祝英台近 车上 祝英台近 其二十二 并序 祝英台近 其二十一 并序 祝英台近·路重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徧计所执自性 咍咍 刀子嘴,豆腐心 残兵败将 豆芽儿 飞禽走兽 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釒字旁的字 肆应之才 苦海无涯 刀字旁的字 稳吃三注 包含揆的成语 厂字头的字 斤字旁的字 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