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安送人(一作送乡人)》

时间: 2025-05-04 10:32:19

诗句

上国多离别,年年渭水滨。

空将未归意,说向欲行人。

雁度池塘月,山连井邑春。

临岐惜分手,日暮一沾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2:19

原文展示

长安送人(一作送乡人) 作者: 周贺 〔唐代〕

上国多离别,年年渭水滨。
空将未归意,说向欲行人。
雁度池塘月,山连井邑春。
临岐惜分手,日暮一沾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上国(指长安)常有离别,年复一年在渭水边上。空有离别的情思,想要对即将出发的人倾诉。大雁飞过池塘映照的月亮,山脉连绵与井邑的春天。临近岐路时,依依惜别,日暮时分不禁湿润了手巾。

注释

  • 上国:指长安,古代的都城,象征繁华与离别。
  • 渭水:指渭河,流经陕西省,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
  • 未归意:未归的心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欲行人:即将出发的人,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 雁度池塘月:大雁飞过,映衬出池塘上的月光,意象优美。
  • 临岐:指临近分岔路口,象征分别的时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诗作多以离别、思乡为主题,语言简练而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唐代,社会动荡与人们流离失所的背景下,离别成为常态,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友人的不舍。

诗歌鉴赏

《长安送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情感。诗的开篇即点明“上国多离别”,在渭水边的离别场景中,诗人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紧密结合,形成了鲜明的画面感。大雁与池塘的月亮意象,既增添了诗的美感,也暗示了离别的孤寂与无奈。诗中“临岐惜分手,日暮一沾巾”更是将离别的感伤推向高潮,日暮时分,离别之情愈发浓烈,湿润的手巾象征着泪水与不舍。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体现了唐诗中对离别情感的深刻表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长安的离别之多以及在渭水边的离愁。
    • 第二联:流露出对即将离去的人的叮嘱与思念。
    • 第三联:描写自然界的景象,衬托出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悲伤。
    • 第四联:在即将分别的时刻,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情感达到了顶点。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雁度池塘月”来比喻离别的孤独与清冷。
    • 对仗:如“临岐惜分手,日暮一沾巾”,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离别主题展开,通过自然意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朋友的祝福,也有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 渭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离别的无奈。
  • :常被视为团圆与思念的象征,飞向他方的雁加深了离愁。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孤独,月光下的池塘与大雁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上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洛阳
    • B. 长安
    • C. 成都
    • D. 南京
  2. “日暮一沾巾”中的“沾巾”指的是什么?

    • A. 手巾湿了
    • B. 朋友的祝福
    • C. 离别的泪水
    • D. 日落的影子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by 李白: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意象丰富。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y 王维: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感受的另一种表达。

诗词对比

  • 《长安送人》与《送友人》均围绕离别主题,但《长安送人》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而《送友人》则强调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两者在离别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武昌铜剑歌,并引 游张山人园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和宋肇游西池次韵 独觉 江城子 减字木兰花·江南游女 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严滩 米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横行逆施 残章断简 八字打开 兵疲意阻 包含旁的词语有哪些 竹宫 申敕 辰字旁的字 南桁 皮结尾的成语 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鼓气 炳若观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