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4:08
檐前冻雨,滴看花心眼。
却裹重衾任疏懒。
渐朦胧梦里,海角天涯,
还又是云水烟芜历乱。
阑边红已湿,强起冲寒,
竹笠芒鞋白沙软。
只怕故园春,到鹃啼,
便芳事都无可恋。
莫重提旧约与新盟,
料各自沈吟,也能消遣。
屋檐前的冻雨,滴落在花的心眼上。
我却裹着厚厚的被子,懒洋洋地任意消磨时光。
渐渐在朦胧的梦中,身处海角天涯,
那儿依旧是云雾弥漫,烟波浩渺,杂乱无序。
栏杆旁的花红已湿,强迫自己起身去抵挡寒冷,
踏着竹笠和芒鞋,走在柔软的白沙上。
只怕故乡的春天,等到杜鹃啼叫时,
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将无可恋依。
不要再提旧的约定和新的承诺,
想必我们各自沉吟,也能消遣时光。
陈永正,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末,因其独特的抒情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受到广泛关注。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出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洞仙歌 寄钧明》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冬日,诗人通过描绘冬季的景象,表达对故乡春天的思念以及对过往感情的沉思。此诗在特定的寒冬背景下,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情感变化的感悟。
《洞仙歌 寄钧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诗的开篇以“檐前冻雨”引入,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的氛围,紧接着“滴看花心眼”既是对自然的观察,又带有一丝自我反省的意味。这种细腻的意象运用,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细节的敏感与对生活的珍视。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寒冷中裹着重衾的懒惰状态,似乎在逃避现实的烦扰。这里的“强起冲寒”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挣扎,诗人在自我与外界的矛盾中徘徊。最后,诗人对故乡春天的惆怅,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杜鹃的啼叫成为春天来临的信号,却也象征着旧情的难以忘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结合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对故乡与往昔的思念与无奈,折射出人生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探讨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往昔情感的无奈与释然。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呼应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
诗中“檐前冻雨”意指什么?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冬雨
C. 明媚的阳光
诗人对故乡春天的态度是?
A. 渴望
B. 畏惧
C. 忘却
“强起冲寒”中的“冲寒”指的是?
A. 迎接春天
B. 抵挡寒冷
C. 享受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