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9:09
春光好·禁烟却酿新愁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禁烟却酿新愁。正系马清淮渡头。
后日清明催叠鼓,应在扬州。
归时元已临流。要绮陌芳郊恣游。
三月羁怀当一洗,莫放觥筹。
春光明媚,却因为禁烟而生出新的忧愁。正是在清淮渡口系马的时候。
后日清明节鼓声催促,应该是在扬州。
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溪水流动。
要在美丽的乡间和花园中尽情游玩。
三月的羁绊应该要一洗而尽,不要放纵酒杯。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从事诗歌创作,风格清新,常表达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禁烟政策的实施使得人们在享受春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压抑与忧愁。诗人通过对春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与欢乐的渴望。
这首诗以“禁烟却酿新愁”开篇,直接引入了主题,表达了在美好春光中,因禁烟而生出的愁苦。诗中描绘了清淮渡口的景象,运用“系马”这一细节,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提及清明节的到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及对逝者的追忆,渗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归时元已临流”描绘了归来的时刻,诗人似乎在期待与朋友们一起游玩于“绮陌芳郊”。这一句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乐趣的渴望。最后一句“莫放觥筹”,则是对饮酒作乐的劝勉,强调享受生活的重要。
整首诗层层递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自由的渴望,又有对现实的无奈。诗歌展现了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表达了在春光明媚的背景下,因禁烟政策而生的忧愁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通过对季节变化与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禁烟政策主要带来了什么情感?
清明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在归来时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