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5:59
金缕曲
茅于美 〔近代〕
卅载频回味。怅浮生颠簸挫折,怎生由己。
碌碌无为缘何事,辜负明窗净几。
枉几度餐眠空废。师友于今凋零甚,
任才情泯没随秋水。风雨晦,盛年逝。
光阴已迫休追悔。待灯前残篇断简,
案头重理。乞就十年康宁日。
应有寒梅再蕊。得甘露枯枝还翠。
馥郁芬芳凌冰雪,笑人间,赏爱君为最。
珍惜意,祈君会。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回味和感慨。三十年的人生浮沉,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颠簸,作者感到无能为力。过往的岁月似乎毫无作为,辜负了明亮的窗前几回的清静时光。多次的餐饮和睡眠都白白浪费,师友如今也多已凋零,个人的才华与情感随着秋水逐渐消逝。风雨交加,正值盛年的岁月已经逝去,时光已然紧迫,追悔无益。面对灯前残破的诗篇,重新整理思绪。希望能够迎来十年后的安宁生活,或许还有寒梅再度盛开,干枯的枝头也能得到甘露的滋润,散发出芬芳,笑对人世间,希望能再次相聚,珍惜此份情意。
茅于美,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年代,作品常常反映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这首《金缕曲》写于作者经历人生波折后,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金缕曲》是茅于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中流露出对岁月的无奈与感慨。开头以“卅载频回味”点明了时间的沉淀与反思,接着提到“怅浮生颠簸挫折”,展示了诗人对自己过往生活的不满和无奈。诗中反复出现的“碌碌无为”与“师友于今凋零甚”,则进一步加深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寒梅再蕊”暗示着希望和重生,而“得甘露枯枝还翠”则体现了对生活的期盼与憧憬。最后一句“珍惜意,祈君会”,既是对他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待,愿意珍惜当下,期待美好的重聚。
整首诗情感深邃,结构严谨,承载着浓厚的生活哲理,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同时也传递出对未来的期盼与珍惜的情感。
《金缕曲》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碌碌无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金缕曲》与李白的《将进酒》均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金缕曲》更侧重于反思与期望,而《将进酒》则强调及时行乐,表达了不同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