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10:11
金缕曲 新凉
归懋仪 〔清代〕
海国秋生早。向晚来潇潇疏雨,濛濛斜照。
不耐罗衣凉似水,弹指中元过了。
添一种悲秋怀抱。往事凄凉频入梦,梦回时彻夜虫声闹。
灯焰小,窗纸晓。愁来窗下翻残稿。
感知音般般怜惜,同心同调。
天半龙门高许入,也算三生修到。
到此闲愁都扫。准备花前联雅集,算良辰只有中秋好。
金缕奏,玉尊倒。
在海边的国家,秋天来得早。傍晚时分,细雨纷飞,阳光斜照,
让我觉得衣服的凉意如水般刺骨,转眼间中元节又过去了。
这让我添了几分悲秋的情怀。往事如烟,常常在梦中萦绕,
梦醒时,彻夜的虫声扰人安宁。
灯光微弱,窗纸透出清晨的光亮。忧愁袭来,我在窗下翻看残留的稿子。
对那似知音的情感,倍感怜惜,同心共鸣。
龙门高在天半,或许这是三生修来的缘分。
此时的闲愁也随之扫去,准备在花前聚会雅集,
看来只有中秋时节是良辰美景。
金缕之曲奏响,玉尊轻轻倒入。
作者介绍: 归懋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秋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往事的追忆,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金缕曲 新凉》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开头部分描绘了海边的早秋景象,通过“潇潇疏雨”和“濛濛斜照”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清冷氛围,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诗人对凉意的敏感表现出一种内心深处的脆弱与敏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往事凄凉频入梦”的描述,流露出对往昔的深刻思念,反映出人们在秋天容易生发的忧愁情绪。虫声的描写更是增强了这种孤独感,夜深人静时,虫鸣似乎在催促着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后半部分,诗人从对往事的追忆转向对未来的憧憬。“准备花前联雅集,算良辰只有中秋好”,表达了对中秋佳节的期待,这不仅是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更是对生活美好时光的向往。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在悲欢离合中寻求美好与和谐的愿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秋天的情感波动,通过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中元”是指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冬至
C. 七夕
D. 清明节
诗人通过什么景象表现秋天的来临?
A. 细雨与斜照
B. 春花秋月
C. 风雪交加
D. 山青水秀
“灯焰小,窗纸晓”中的“窗纸”指的是什么?
A. 窗户材料
B. 窗外的阳光
C. 窗纸的明亮
D. 窗外的景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