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贺癯翁倅生曾孙)》

时间: 2025-05-02 01:58:44

诗句

曾作莺迁贺。

道玉皇、久敕薇垣,分君星颗。

只待好年好时日,约束东风吹堕。

到今日、看来真个。

恰好丁年翁七十,五云间〓太乙吹藜火。

青一点,杉溪左。

太翁阴骘天来大。

後隆山、层一层高,层层突过。

簪绂蝉聊孙又子,眼里人家谁那。

算只有、臞翁恁么。

孙陆机云翁卫武,便履声、毡复尚书坐。

拚几许,犀钱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8:44

原文展示

《贺新郎(贺癯翁倅生曾孙)》
作者:刘鉴 〔宋代〕

曾作莺迁贺。道玉皇久敕薇垣,分君星颗。只待好年好时日,约束东风吹堕。到今日看来真个。恰好丁年翁七十,五云间太乙吹藜火。青一点,杉溪左。太翁阴骘天来大。後隆山层一层高,层层突过。簪绂蝉聊孙又子,眼里人家谁那。算只有臞翁恁么。孙陆机云翁卫武,便履声毡复尚书坐。拚几许,犀钱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为了庆贺癯翁的曾孙出生而作。曾经我为黄莺的迁徙而祝贺,听说玉皇大帝早已命令在薇垣中分配星宿,只需等到好年好时日,等待东风把花瓣吹落。如今看来,这真是个好日子,正好是丁年翁七十岁,五云之间太乙星在燃烧着藜火。在杉溪的左边,隐约可见青色的光点。太翁的阴骘天降生了伟大的后代,隆山层层叠叠更高,层层突起。簪绂的蝉声传来,孙儿和子孙在一起,眼前的人家又是谁呢?算是只有臞翁这样的人了。孙子们如陆机和卫武,穿着声毡坐在尚书的位置上,拼尽多少犀钱果。

注释

  • 莺迁:指黄莺迁徙,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薇垣:指美丽的花园,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丁年:指农历的一个年份;七十岁是古代对长寿的祝福。
  • 太乙:道教的神仙之一,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长生不老。
  • 阴骘:指隐秘的德行,形容太翁的品德高尚。
  • 犀钱果:古代的一种货币,象征财富和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鉴,宋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婉约而闻名。作为士大夫,刘鉴在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族的重视。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了庆祝癯翁的曾孙出生而作,表达了对家族繁荣和长寿的祝福,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家族延续和子孙后代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贺新郎》以庆贺的口吻,传递出一种喜庆和祝福的氛围。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家庭生活,展现了生命的延续与繁荣。诗的开头提到黄莺迁徙,象征着新的生命的到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诗人提到太翁七十岁,既是对长寿的歌颂,也是对家族繁荣的祝贺,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家族的重视。通过描写五云间太乙星的光辉,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某个时刻的祝贺,更是对生命、家庭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作莺迁贺。”:回忆过去曾为黄莺迁徙而庆贺,暗示生命的变化和新的开始。
  • “道玉皇久敕薇垣,分君星颗。”:提到玉皇大帝的命令,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美好。
  • “只待好年好时日,约束东风吹堕。”:期待美好的时光,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到今日看来真个。”:时光流逝,如今正是庆祝的好日子。
  • “恰好丁年翁七十。”:特别提到太翁的七十岁,突显长寿的祝福。
  • “五云间太乙吹藜火。”:描绘了高远的境界,与家族的荣耀相结合。
  • “层层突过。”:形象地描绘了隆山的雄伟,象征着家族的不断壮大。
  • “眼里人家谁那。”:疑问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拟人的生活状态。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节奏感。
  • 象征:诸多意象如太乙、黄莺等,象征生命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家族繁荣的祝福、对生命延续的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期待,是对古代士人文化的深刻反映。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与新生。
  • 玉皇:道教文化的代表,象征权威与宇宙的和谐。
  • 太乙:象征高尚与长生,反映出对生命的崇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是为了庆祝谁的出生?

    • A. 太翁
    • B. 癯翁的曾孙
    • C. 诗人自己
  2. “恰好丁年翁七十”中的“丁年”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节日
    • B. 农历的年份
    • C. 诗人的年纪
  3. 诗中提到的“太乙”是指?

    • A. 一种植物
    • B. 道教神仙
    • C. 一种星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强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对家族与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刘鉴的《贺新郎》和李白的《将进酒》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家族与传承,后者则表现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句 其一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四·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 送何白节推宰晋原二首 新定感兴五首 苏州十咏其六·灵岩寺 赠锺道士 送蔡挺代父之蜀 寄馀杭全安石段少连二從事 听真上人琴歌 江楼寄希元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跃马弯弓 行习 璧带 匕字旁的字 艳服 油结尾的成语 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鸾回凤翥 随波逐浪 倒八字的字 中渚 蝇攒蚁聚 秘异 齊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戟指嚼舌 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