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6:26
每到情深不自持,销魂蚀骨只相思。
还珠解佩无穷恨,化石生桑有限期。
奔月女,弄潮儿,相携同赴大洋西。
朱弦已绝金台圮,一枕游仙梦醒时。
每当深情到无法自持时,心中思念如刀割般痛苦。
那还珠解佩的无尽怨恨,宛如化石般的生桑,终究有其有限的期限。
奔月的嫦娥,弄潮的少年,携手共赴大洋的西边。
朱弦已断,金台已坍,一场游仙的梦醒来时已是别离。
杨启宇,生于20世纪末,现代诗人,其作品常常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融情于景,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敏感。
此诗创作于个人情感经历的深刻反思时期,描绘了对爱情、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现代人在情感上所面临的复杂与矛盾。
《鹧鸪天 游仙词终》是一首深情而又富有哲思的作品,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往感情的迷惘与惋惜。开篇即以“情深不自持”切入,生动地描绘了思念的痛苦,仿佛一把利刃划过心头,令人心碎。接下来的“还珠解佩无穷恨”,更是将思念与遗憾交织在一起,展示了人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执着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奔月女”与“弄潮儿”,将传统神话与现实生活巧妙结合,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后两句则表现出一种无奈的醒悟,“朱弦已绝金台圮”,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梦境的破灭。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让人感受到一种既美丽又哀伤的情感。
每到情深不自持,销魂蚀骨只相思。
还珠解佩无穷恨,化石生桑有限期。
奔月女,弄潮儿,相携同赴大洋西。
朱弦已绝金台圮,一枕游仙梦醒时。
整首诗揭示了爱情与时间的主题,表现出对美好回忆的追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传达出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
诗中提到的“奔月女”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诗中的“朱弦已绝金台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销魂蚀骨”主要描绘的是什么情绪?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启宇的《鹧鸪天 游仙词终》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复杂,前者主要集中在对故乡的怀念,而后者则探讨了爱情、时间与人生的无常,两者皆展现了古典诗词的情感深度,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