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风景区》

时间: 2025-04-26 23:04:08

诗句

来暮亭中夕照留。

荆榛石级上层楼。

青山到此终无恙,流水如斯即去愁。

芦岸暮,麦田秋。

闲云一片树梢浮。

鹭鹚应苦缁尘客,看尽行船立渡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4:08

原文展示:

鹧鸪天 风景区
作者:黄绮

来暮亭中夕照留。
荆榛石级上层楼。
青山到此终无恙,
流水如斯即去愁。
芦岸暮,麦田秋。
闲云一片树梢浮。
鹭鹚应苦缁尘客,
看尽行船立渡头。


白话文翻译:

在傍晚的亭子中留住夕阳的余晖,
在荆棘丛生的石阶上走向高楼。
青山在这里依旧无恙,
流水如此缓缓流淌,愁苦也随之而去。
芦苇岸边暮色降临,麦田正值秋收。
悠闲的云朵漂浮在树梢之上。
白鹭和鹚鸟应该为尘世的繁杂而苦恼,
它们看尽了行船在渡口停靠。


注释:

字词注释

  • 来暮:指傍晚时分。
  • 荆榛:指荆棘和野草。
  • 石级:石阶。
  • 青山:这里指自然环境的风景。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宁静。
  • 芦岸:长满芦苇的岸边。
  • 鹭鹚:指白鹭和鹚鸟,常用来象征闲适与自然。

典故解析

  • “鹭鹚应苦缁尘客”:暗指自然界中的生灵对于世俗烦恼的感同身受,表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绮,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致力于传统与现代诗歌的结合。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鹧鸪天 风景区》创作于一个春秋交替的季节,诗人在游览风景区时,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世的烦恼,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诗歌鉴赏:

《鹧鸪天 风景区》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风景画面,诗中描绘的晚霞、青山、流水,以及芦岸与麦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悠闲自在的气氛。首先,诗歌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随着流水的流逝,诗人希望能够抛却心中的烦恼。诗中“闲云一片树梢浮”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自由与放松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也变得缓慢而美好。

然而,随之而来的“鹭鹚应苦缁尘客”,则引入了人世间的纷扰与烦恼,白鹭和鹚鸟在自然中也显得无奈,它们的存在似乎与诗人产生了共鸣,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景象折射出人生的哲理,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自然之美与人世之苦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来暮亭中夕照留”:描绘诗人在傍晚时分静坐亭中,留住这美好的夕阳。
  2. “荆榛石级上层楼”:指在荆棘丛生的石阶上攀登,象征追求理想的艰辛。
  3. “青山到此终无恙”:青山依旧,暗示自然的恒久与人事的变化。
  4. “流水如斯即去愁”:流水的流逝带走了诗人的愁苦,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5. “芦岸暮,麦田秋”: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给人以丰收与宁静的感觉。
  6. “闲云一片树梢浮”:闲适的云朵在树梢上漂浮,表现出一种恬淡的心境。
  7. “鹭鹚应苦缁尘客”:鹭鸟与鹚鸟在繁华尘世中感到苦恼,反映人世的烦恼。
  8. “看尽行船立渡头”:最后一句透出一种观望与思考,仿佛在看尽人生百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的心情相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鹭鹚被赋予情感,使得自然与人类的感受相互交融。
  • 对仗:如“芦岸暮,麦田秋”,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世纷扰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照:象征希望与宁静。
  • 青山:代表自然的恒久与安宁。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心情的抚慰。
  • 芦岸、麦田:展现自然的丰饶与生活的美好。
  • 鹭鹚:象征自然界中的生灵与人世的繁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来暮亭中夕照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与美好
    • C. 迷茫
  2. “鹭鹚应苦缁尘客”中的“缁尘”指的是什么?

    • A. 自然
    • B. 世俗的烦恼
    • C. 平静的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流水”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流逝
    • B. 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 C. 自然的循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比较黄绮的《鹧鸪天 风景区》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均展现了自然景观,但黄绮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象和豪放的情绪。黄绮的诗歌更为细腻,注重情感的交流;李白则豪情万丈,展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不同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乐府》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背景、风格与艺术特色。

相关查询

满江红(汪秘监席上作) 菩萨蛮 阮郎归 好事近(晚集后园) 柳梢青(生日) 芰荷香(席上用韵送程德远罢金溪) 阮郎归 虞美人 其三 罢官嘉禾,张忠甫、曾彦思置酒舟中作 南乡子(同韩子东饮汪德召新楼) 转调踏莎行(路宜人生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字旁的字 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解析式 铁板不易 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依依惜别 浪迹江湖 驯顺 省结尾的成语 破邪 牛字旁的字 成也萧何败萧何 倒八字的字 蹈刃不旋 鳥字旁的字 支叶扶疏 巾字旁的字 边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