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0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04:08
鹧鸪天 风景区
作者:黄绮
来暮亭中夕照留。
荆榛石级上层楼。
青山到此终无恙,
流水如斯即去愁。
芦岸暮,麦田秋。
闲云一片树梢浮。
鹭鹚应苦缁尘客,
看尽行船立渡头。
在傍晚的亭子中留住夕阳的余晖,
在荆棘丛生的石阶上走向高楼。
青山在这里依旧无恙,
流水如此缓缓流淌,愁苦也随之而去。
芦苇岸边暮色降临,麦田正值秋收。
悠闲的云朵漂浮在树梢之上。
白鹭和鹚鸟应该为尘世的繁杂而苦恼,
它们看尽了行船在渡口停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绮,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致力于传统与现代诗歌的结合。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鹧鸪天 风景区》创作于一个春秋交替的季节,诗人在游览风景区时,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世的烦恼,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鹧鸪天 风景区》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风景画面,诗中描绘的晚霞、青山、流水,以及芦岸与麦田,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悠闲自在的气氛。首先,诗歌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随着流水的流逝,诗人希望能够抛却心中的烦恼。诗中“闲云一片树梢浮”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自由与放松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也变得缓慢而美好。
然而,随之而来的“鹭鹚应苦缁尘客”,则引入了人世间的纷扰与烦恼,白鹭和鹚鸟在自然中也显得无奈,它们的存在似乎与诗人产生了共鸣,暗示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景象折射出人生的哲理,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自然之美与人世之苦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对人世纷扰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来暮亭中夕照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鹭鹚应苦缁尘客”中的“缁尘”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流水”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黄绮的《鹧鸪天 风景区》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均展现了自然景观,但黄绮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象和豪放的情绪。黄绮的诗歌更为细腻,注重情感的交流;李白则豪情万丈,展现出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势。通过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不同感悟。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背景、风格与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