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浪淘沙 其一 锦城重九,无处登高看菊,公园有感赋》

时间: 2025-05-06 01:43:24

诗句

佳日未题糕。

辜负诗豪。

世途险阻在居高。

借筹安平易好,底事劳劳。

访菊步晴郊。

谁送香醪。

且将醒眼看伊曹。

千古风流陶靖节,史册名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43:24

原文展示:

佳日未题糕。辜负诗豪。世途险阻在居高。借筹安平易好,底事劳劳。访菊步晴郊。谁送香醪。且将醒眼看伊曹。千古风流陶靖节,史册名标。

白话文翻译:

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尚未写下诗句,真是辜负了那些诗豪。人生道路艰难险阻,唯有高处才显得平易。借着筹码的安稳,何必忙忙碌碌。游览公园,踏着晴朗的郊野,谁来送上美酒?且将清醒的眼光,看看那些菊花。千古风流的陶渊明,他的名声早已铭刻在史册上。

注释:

  1. 佳日: 美好的日子。
  2. 未题糕: 还没有写诗作。
  3. 辜负: 辜负,浪费。
  4. 诗豪: 指有才华的诗人。
  5. 世途: 人生道路。
  6. 险阻: 障碍和困难。
  7. 借筹: 借助于筹码。
  8. 安平易: 平安顺利。
  9. 底事劳劳: 何必如此劳累。
  10. 访菊: 赏菊花。
  11. 香醪: 美酒,指美好的饮品。
  12. 醒眼: 清醒的眼睛。
  13. 伊曹: 指那些菊花。
  14. 陶靖节: 指陶渊明,号靖节,著名的隐士诗人。
  15. 史册名标: 名声被载入史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炳灵,清代诗人,生于盛世,受过良好的教育,尤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感受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浪淘沙 其一》写于重阳节,诗人感受到节日的欢愉与内心的孤独,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人陶渊明的追慕,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的“佳日未题糕”引入了节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叹息。接着,通过“世途险阻在居高”的句子,诗人转向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表现出对高处安宁的渴望,暗含了他对人生挑战的认知。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访菊步晴郊”,表现出一种悠闲的心态,虽然现实生活充满了艰辛,但在自然中寻到一丝安慰。最后提到“千古风流陶靖节”,将古代隐士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节日、菊花、古人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思索人生、追求理想的情感。诗中用辞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佳日未题糕: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还没有写下与节日相称的诗作。
  2. 辜负诗豪: 我辜负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
  3. 世途险阻在居高: 人生的道路上充满阻碍,只有高处的视角才能看得更远。
  4. 借筹安平易好,底事劳劳: 若能借助筹码的安稳,何必如此辛劳呢?
  5. 访菊步晴郊: 我在晴朗的郊野中游赏菊花。
  6. 谁送香醪: 谁来为我送上美酒呢?
  7. 且将醒眼看伊曹: 不妨用清醒的眼睛来欣赏这些菊花。
  8. 千古风流陶靖节: 千古以来,陶渊明的风流才华无人可及。
  9. 史册名标: 他的名字早已被载入史册,留名后世。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如“佳日”与“辜负”,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比喻: “香醪”比喻美好的生活享受。
  • 排比: 通过排比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借助重阳节的背景,抒发出诗人对古人陶渊明的敬仰,同时也反映出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菊花: 象征孤高与清雅,代表着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2. 香醪: 代表生活的享受与洒脱。
  3. 重阳节: 体现了节日的氛围与人们的情感寄托。

文化内涵:

  • 菊花: 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 陶渊明: 被视为隐士的典范,代表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浪淘沙 其一》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李炳灵
    • C. 陶渊明
  2. 诗中提到的“香醪”指的是什么?

    • A. 食物
    • B. 美酒
    • C. 菊花
  3. 诗中“千古风流陶靖节”指的是哪个诗人?

    • A. 白居易
    • B. 陶渊明
    • C. 杜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现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抒发人生哲理与理想追求。

诗词对比:

  • 《浪淘沙 其一》陶渊明的《饮酒》:两者均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李炳灵的诗更强调现实生活的艰辛,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隐逸的宁静与自得。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李炳灵研究》
  2. 《陶渊明与中国文化》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宴越府陈法曹西亭 送张环摄御史监南选 送杜侍御赴上都 送李给事归徐州觐省 送靳十五侍御使蜀 送赵评事摄御史监军岭南 送李补阙摄御史充河西节度判官 冬末送魏起居赴京 送苏郎中绾出佐荆州 送魏骑曹充宇文侍御判官分按山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削改 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失的词语有哪些 密宴 见始知终 戈字旁的字 非刑拷打 南阳三葛 幺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相方 容膝之地 出公忘私 醉舞狂歌 出糗 鹿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