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19:11
浪淘沙 其二
何必畏炎蒸。林下风生。梧桐叶叶露华灵。
姑射仙人原是雪,当暑偏清。
病起喜身轻。如在瑶京。
水晶帘卷曲阑凭。好句飞来赓险韵,笔砚陶情。
何必畏惧酷热的蒸烤呢?在树荫下山风轻拂,梧桐叶上露珠闪烁如灵气。
姑射仙人本是雪,正是炎夏却显得清凉。
生病后我反而觉得身体轻松,宛如身处瑶池仙境。
水晶帘子轻轻卷起,依靠在曲阑上,佳句如飞来,韵律险峻,笔墨陶冶了我的情感。
顾贞立(1645年-1714年),字子华,号心斋,清代诗人,生于浙江,后居于南京,擅长词曲和诗作。其作品风格清新流畅,深受后人推崇。
《浪淘沙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清凉与舒适的向往,反映出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浪淘沙 其二》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酷暑中对清凉的渴望,以及对生命轻松状态的感悟。开头两句“何必畏炎蒸,林下风生”,直接抒发了对炎热夏季的无畏,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用“姑射仙人原是雪,当暑偏清”来对比炎热与清凉,借助神话中的仙人,表达了即使在炎夏依然能感受到一丝清凉的心境。
诗中提到“病起喜身轻”,不仅是对身体的感受,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中种种烦恼的超然态度,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轻松。最后两句通过“水晶帘卷曲阑凭”,营造出一种优雅静谧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在创作中获得的灵感和快乐。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写夏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清凉生活的向往和对烦恼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姑射仙人”象征什么?
“病起喜身轻”表达了诗人对身体的怎样态度?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比较顾贞立的《浪淘沙 其二》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愉悦与宁静,但顾贞立更强调对现实的超然,王维则更注重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