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阮郎归》

时间: 2025-04-27 15:24:58

诗句

陌头长忆踏青期,缃裙春草齐。

钿车停处夕阳低,鹧鸪金绣衣。

瑶笛趁,翠罂携,风光归路迷。

门前花落又成蹊,谁家郎马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4:58

原文展示

阮郎归
作者: 李慈铭 〔清代〕

陌头长忆踏青期,缃裙春草齐。
钿车停处夕阳低,鹧鸪金绣衣。
瑶笛趁,翠罂携,风光归路迷。
门前花落又成蹊,谁家郎马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时光,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人回忆起那时的情景,身穿缃色裙子的女子在春草间漫步,夕阳低垂时,钿车停在路旁,那只穿着金绣衣的鹧鸪在附近鸣叫。瑶笛的声音伴随着翠罂的香气,令人感到归路的迷惘。门前的花落成了一条小路,不知哪家的郎君骑马经过。

注释

  • 陌头:指小路或乡间小道。
  • 缃裙:缃色的裙子,缃色为淡黄色,常用来形容女子的服饰。
  • 钿车:一种用金属装饰的车,通常指富贵的车子。
  • 夕阳低:指太阳快要落山,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 鹧鸪:一种鸟,鸣声清脆,常被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
  • 瑶笛:用玉石制成的笛子,象征高雅。
  • 翠罂:绿色的罂粟,象征美丽的花卉。
  • 风光归路迷:指春日的美景使得归家的路途变得迷离。
  • 郎马蹄:指骑马的年轻男子,象征青春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约1640-约1710),字宗宪,号缃亭,晚号松窗,清代诗人、词人。李慈铭为人性情温和,才华横溢,其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他的艺术风格深受唐诗的影响,喜欢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盛春,诗人在春日踏青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作品中流露出对青春与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惆怅。

诗歌鉴赏

《阮郎归》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和怀旧情感的词作。李慈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在词的开头,诗人以“陌头长忆踏青期”引入,勾起了对春天踏青时光的深切怀念。接着,缃裙与春草的描写不仅形象生动,且让人感受到愉悦的春日气息。夕阳下的钿车和鹧鸪的金绣衣,描绘出了一幅富丽而又温馨的画面,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词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归路的迷惘和对青春的追忆。“风光归路迷”一句,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叹;而“谁家郎马蹄”则引发了对未来和爱情的想象,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李慈铭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陌头长忆踏青期:在小路上我常常怀念春天的踏青时节。
  2. 缃裙春草齐:那时身穿缃色裙子的女子与春草交相辉映。
  3. 钿车停处夕阳低:钿车停在夕阳下,光线柔和,情景美丽。
  4. 鹧鸪金绣衣:鹧鸪穿着金色绣花的衣服,增添了春日的生机。
  5. 瑶笛趁,翠罂携:瑶笛的声音伴随着翠罂的香气,清新动人。
  6. 风光归路迷:美丽的风光让归家的路途显得迷离。
  7. 门前花落又成蹊:门前的花落成了一条小路,暗示着岁月的流逝。
  8. 谁家郎马蹄:不知哪家的年轻男子骑马经过,引发对青春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比喻手法,将美丽的自然景象与人物形象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瑶笛趁,翠罂携”,上下句对称,使得整体音韵和谐,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过去的回忆,表现了对青春和爱情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美好的春日中,既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又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陌头: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回忆的起点。
  • 缃裙:代表着青春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赞美。
  • 夕阳:象征着温暖的时光与即将逝去的青春。
  • 鹧鸪:象征爱情与春天的生机,增添了词作的生动感。
  • 瑶笛:象征高雅与孤独的情感,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提到的“缃裙”指的是什么颜色的裙子?

    • A. 红色
    • B. 黄色
    • C. 绿色
    • D. 蓝色
  2. “风光归路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迷惘
    • C. 忧伤
    •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钿车”象征着什么?

    • A. 贫穷
    • B. 富贵
    • C. 平凡
    • D. 旅行

答案

  1. B. 黄色
  2. B. 迷惘
  3. B. 富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忆江南》: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如梦令》(李清照):同样描绘春日的美景与情感,但更侧重于女性的内心感受与情感波动。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与人事交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李慈铭生平与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菊 上元前一日游东园看梅三首 其一 清明日欲宿石门,未到而风雨大作,泊灵星小 文远叔挽词 芗林五十咏 其十 醉石 戏笔 十月四日,同子文,克信,子潜,子直,材翁 雪中讲堂赐酒二首 李与贤来访,自言所居幽胜,甚似剡溪。因以 走笔送济翁弟过浙东谒丘宗卿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字旁的字 堀穴 寒秋 包含丈的词语有哪些 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遗传型 酉字旁的字 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作作索索 周围神经 引绳批根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力字旁的字 全受全归 齐字旁的字 赏开头的成语 入入贴贴 金帛珠玉 竖心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