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24
娟娟二入清明了。犹说淮阳早。
钱欧陆谱偏花光。红到寿阳也不说淮阳。
此花地望元非薄。回首伤流落。
洛阳闲岁断春风。怎不当时道是洛阳红。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花卉和时光的流逝。作者在清明节时回忆淮阳的早春景象,感叹花的美丽早已被遗忘。他提到,尽管有些地方的花开得绚烂,但最终不如洛阳的花红艳。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花的珍视。
朱子厚,字士闻,号静斋,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北方的战乱。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花鸟,情感细腻,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诗作于春季,清明前后,正是花开之际。诗人在此时回忆早春的美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盼望与珍惜。
朱子厚的《谒金门(花品)》以清新婉约的风格描绘了春天的花卉和时光的流逝。诗的开头就用“娟娟二入清明了”描绘了清明节的温暖和花开的时节,给人以温柔的感觉。接着提到淮阳,象征早春的地方,暗示着对春天的向往。随着诗情的发展,作者运用“钱欧陆谱偏花光”的比喻,展现了各地花卉的繁盛,但最终落到“红到寿阳也不说淮阳”,让人感到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失落和无奈。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味,意象丰富,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最后一句“怎不当时道是洛阳红”,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总之,这首诗通过花卉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本诗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情回忆。
诗中提到哪个节气?
诗中提到哪个地方的花开得早?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