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5:03
江山不减唐时秀,城郭都非旧。
君来何用更伤今,好写秋声秋色上瑶琴。
五年楚客听猿意,说与应憔悴。
相逢谁道鬓成霜,谈笑纵横,犹似少年狂。
这片江山依旧如唐朝那般秀美,城池和城郭却已经变得不再是从前的样子。
你来这里何必再伤感当下的景象,倒不如在瑶琴上写下秋天的声音和色彩。
五年来,我这个楚地的客人听着猿猴的悲鸣,告诉你我早已憔悴。
相逢时谁又说我的鬓发已生白霜,谈笑之间纵情畅快,仍然像年轻时那样疯狂。
刘永济(?-约 1850),清代诗人,字仲华,号千里舟,曾任地方官,生活在晚清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受唐诗影响,擅长咏怀抒情,作品常表现他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虞美人 乐山送客》创作于刘永济的晚年,正值清朝的衰落期,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他的这首词是在送别友人时写成,表达了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以其流畅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开头两句以“江山不减唐时秀,城郭都非旧”引入,既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暗示了社会的变迁与衰败。接下来的“君来何用更伤今”,则传达出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再沉浸于对过去的伤感,而应珍惜当下,转而在瑶琴上抒发秋的情感。
词中的“猿意”象征着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而“鬓成霜”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无情的感叹。尽管时光荏苒,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一句“犹似少年狂”更是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彰显出诗人尽管年华已逝,依然心怀年轻的狂热与理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惋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瑶琴”象征什么?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情感的珍视?
“相逢谁道鬓成霜”中的“霜”代表什么?
两首词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但刘永济的《虞美人 乐山送客》更为细腻,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更加豪放,强调人生的及时行乐与饮酒作乐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