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21
作者:顾观 〔元代〕
吴淞三万六千顷,震泽与之俱渺茫。
鸿雁一声天接水,蒹葭八月露为霜。
秋风漫引渔人笛,落日偏惊贾客航。
三十年前此来往,尘缨犹未濯沧浪。
吴淞江水宽广无边,震泽湖面也在远方朦胧。
鸿雁一声鸣叫,天上水面相接;八月的蒹葭,晨露已化作霜。
秋风轻轻吹来,渔人奏起了笛声,落日的余晖让商船惊动。
三十年前我曾来过这里,身上的尘埃仍未洗去那沧浪的水。
作者介绍:顾观,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表现出浓厚的自然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松江时,描绘了江湖之美和人生的无常,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感慨。
《过松江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松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首联用“吴淞三万六千顷,震泽与之俱渺茫”勾勒出一幅开阔的水面图景,展现了江湖的辽阔与空灵。接着,鸿雁的鸣叫与蒹葭的霜露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秋日的画卷,充满了诗意和淡淡的忧伤。
诗中“秋风漫引渔人笛,落日偏惊贾客航”描绘了秋天的渔家生活和商人的忙碌,秋风与落日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紧张的氛围。最后一句“三十年前此来往,尘缨犹未濯沧浪”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江湖的辽阔,又有个人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吴淞”指的是哪个地方?
“鸿雁一声”在诗中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三十年前此来往”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