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44
情同牛女隔天河,又喜秋来得一过。
岁岁寄郎身上服,丝丝是妾手中梭。
剪声自觉和肠断,线脚那能抵泪多。
长短只依先去样,不知肥瘦近如何。
这首诗表达了相思之苦,情感如同牛郎织女隔着银河一般遥远,然而每年秋天的鹊桥相会还是让人欣喜。年复一年,诗人将亲手缝制的衣服寄给心爱的丈夫,那一丝丝的线都承载着她的思念。剪刀的声响让她感到内心的痛楚,而那细细的线脚又怎能抵挡她流下的泪水呢?衣物的长短只依照以前的样子来制作,却不知道心上人现在的体态是胖是瘦。
作者介绍:刘氏是元代的一位女诗人,作品多以情感为主题,展现女性内心的细腻感受和对爱情的坚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背景下,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常被边缘化,诗人在表达对爱情的向往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思考。
《寄衣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深情思念,诗中运用了牛郎织女的典故,赋予了作品浓厚的浪漫色彩。诗人在每年的秋天寄去手中缝制的衣物,既是一种物质上的寄托,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每一缕丝线都仿佛承载着她的情感,象征着她对丈夫的深切关怀和不舍。尤其是“剪声自觉和肠断”,通过声音的描写,生动地传达出她内心的痛苦与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细致的生活场景,又渗透着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温柔与坚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展现了深切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典故是哪个?
A. 白蛇传
B. 牛郎织女
C. 孟姜女
诗人每年寄送的是什么?
A. 食物
B. 衣物
C. 信件
诗中“剪声自觉和肠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痛苦
C.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钗头凤·世情薄》相比,刘氏的《寄衣诗》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情感的深刻与无奈。两者都表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坚韧和对失去的哀伤。